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天等新闻 > 正文

天等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3.6万人,农村留守儿童30462人,占儿童总数38.3%。面对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从“大榕树课堂”、周末第二课堂

来源:左江日报 2015-12-03 14:45   https://www.yybnet.net/

7月30日,大学生志愿者到独山村良新屯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 梁耀伟摄 今年3月29日,天等镇母村智慧父母课堂农筱桐摄 志愿者刘定杨给进远乡严造小学送图书 何凯旋摄□本报记者何凯旋

天等县全县总人口45.3万,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3.6万人。2014年,天等县劳务输出创下了19.02亿元的经济收入。

劳务输出,带来了资金、技术的回流,带动了天等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因为大量劳动力的迁移,留守儿童的数量不容忽视。据统计,目前,天等县农村留守儿童30462人,占儿童总数38.3%。

父母不在身边,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空白与缺失。

“留守儿童存在的孤独、不合群、渴望被关注等问题,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是社会关注或其他外力所能弥补的。”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天等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赵天锡说。

除了家庭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是关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教育何去何从?

而天等,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大榕树课堂”、周末第二课堂、微愿望,到阳光心坊等,为留守儿童带来了“阳光”。

大榕树课堂下的儿童教育

在天等县城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60多岁的熊纯武忙忙碌碌。他满头华发,精神很好,十分健谈,在温声细语中,让每一个前来咨询的父母或老人从愁眉紧锁变成了张张笑脸。

“每天,都有人向我请教如何教好孩子。”说到这,这位有着40多年教龄的退休老校长笑了,翻开他的笔记本,每一页都记录着孩子的具体情况与他的教导心得。

“这些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有些孤僻,一些孩子还不太合群。事实上,这些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关心与鼓励。”熊老说。

这正是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的初衷: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

2014年9月,天等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做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30多位在教育相关领域奋战的讲师开展了以“大榕树课堂”为平台的家庭教育宣讲活动。

“大榕树课堂”从此在天等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如何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讲授《弟子规》,到感恩教育,其所到之处,都受到村民的欢迎。迄今为止,“大榕树课堂”共开展了三季、102场,直接受益达2.7万人。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环节,对孩子成长来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赵天锡很感慨。上映乡村民赵旭威以前是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如今在家教育孩子。“以前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最大的关爱,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赵旭威说。

“这也是我们乐见的,通过家庭教育的宣讲,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甚至有一些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选择了在本地务工。”赵天锡说。

天等通过引进企业投资,创造劳动岗位,培养妇女劳动职业技能,引导创业,解决了1500名妇女的就业问题,直接减少了6500名留守儿童。

“我们终于能够把母亲留下了。”天等县妇联主席赵莉芳说,现如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不仅负责“大榕树课堂”的宣讲活动,平时还为很多家长答疑解惑。“现在很多父母来到中心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这让人欣喜。”

天等母村上屯的“大榕树课堂”——“智慧父母”课堂则成了村民必备的精神粮食。天等县中心小学校长黄鲁郑说,每个周五的晚上,上屯几百名村民围满了活动中心广场,认真听课。

“讲《弟子规》——出必告,回必面,让孩子懂得孝道。讲课中,不仅教授家长该如何教导孩子,也培养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甚至一些孩子还能指出大人的错误。”在黄鲁郑看来,“大榕树课堂”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个文化知识的传播平台。

周末第二课堂、微愿望,让关心温暖孩子

如果说平时在学校还有小伙伴一起玩耍,那么周末,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缺乏玩伴,他们过得并不开心。

“在周末开辟第二课堂,是为了陪孩子们一起游戏,教他们手工、美术。”志愿者刘定杨来自江西,高高瘦瘦,笑起来一脸灿烂。

刘定杨是一名“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基层服务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在天等共有18名。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分批到各乡镇村屯的文化活动中心,在第二课堂与孩子共度欢乐时光。

驮堪乡独山村良新屯背靠青山,风景优美,村里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村民小组长马英福还清楚地记得7月30日志愿者第一次来到的情景。

“村里二三十个小孩,听说有人来看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一起涌到村头活动中心。这些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却像孩子一样,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折飞机。”马英福说。

“放飞机的一刹那,就像在放飞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多陪陪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到温暖与快乐。”刘定杨说。

在天等团县委的号召下,像刘定杨这样为留守儿童共度第二课堂的热心志愿者已经达到了120人,包括来自南宁、崇左市区等地的30多名志愿者。同时利用屯级的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建起了10个留守儿童幸福家园,并为孩子添置了一批羽毛球拍、篮球等物品。

效果是显著的。从今年3月份招募志愿者开始,截至目前,一共开展了周末第二课堂活动42场次,服务留守儿童1500多人次,收到捐款3250元,捐物480件。

“今年儿童节我的愿望是得到一个新书包,想不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感谢叔叔。”二年级的赵慧慧(化名)梳着辫子,活泼伶俐。

今年6月16日,进远乡严造小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崇左市一家企业专程来为全校45个孩子送上篮球、书包,实现了他们“六一”儿童节的小小心愿。

这便是微愿望。微愿望,把更多目光投向了那些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岩造小学的校长凌得傲说,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并不富裕。孩子们都很懂事,儿童节的愿望并不是多贵的礼物。爱心人士送的东西虽小,对孩子来说却很珍贵。

一些孩子的愿望是读书。当刘定杨把一套图书递到凌得傲手中时,教室里顿时掌声一片,孩子欢呼雀跃。

据了解,微愿望从2014年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2015年,微愿望收集到900多位留守儿童的心愿,并且一一得到了实现。创造更多的条件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想家了怎么办?思想上有疙瘩该怎么化解?对于天等县民族小学来说,成立的阳光心坊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阳光心坊设在教学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内,环境自然温馨。“每天,我们都会在这里开导孩子。”天等县民族小学老师廖凤彩说,学校1600名学生,400多名留守儿童,老师都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深感责任重大。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关爱,要么性格孤僻,要么常常做一些出格的事,其实,他们都是需要关爱的孩子。”廖凤彩说,对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细心加上耐心。

11岁的潘娇娇(化名)眼睛大而闪亮,说到在广州务工的父母便沉默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早一些过年,“因为这样就可以早一点看见爸爸妈妈,让他们陪我逛街。”在平时,想念父母的时候,则通过阳光心坊的亲情电话听一听远在千里之外熟悉的声音。

“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关注对象,但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廖凤彩说,因为没有专修过心理学,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面“不够专业”,她希望这方面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而对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来说,它只是政府成立的一个机构,并不是一个编制单位,人员不够。工作人员是从各部门抽调的,从长远上来说,并不利于机构的发展。

“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家庭教育任重道远。”赵天锡说,面对全县1310个村屯,30人的讲师队伍已经捉襟见肘,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中心计划进一步壮大宣讲人才队伍,扩大宣讲范围。

“我们力争丰富宣讲活动内容形式,让村民喜闻乐见,招募热心公益事业的家长与志愿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打造出‘大榕树课堂\’的精品文化品牌。”赵天锡说。

新闻推荐

天等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同享优质教育

天等讯 近年来,天等县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措施,确保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同享优质教育,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了解,随...

天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等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3.6万人,农村留守儿童30462人,占儿童总数38.3%。面对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从“大榕树课堂”、周末第二课堂)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