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文圣
“2015年,我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主要是因学致贫。供3个孩子读完大学本科,前后花费将近20万元。这些费用,都是靠我辛勤劳动得来的。养4只羊,种4亩田地,还杀猪卖肉,每天起早贪黑。”面对父老乡亲讲起自己的贫困“?迨隆保?天等县驮堪乡贤民村育屯憨厚的隆恩情语气略显低沉。
“现在,大女儿在南宁工作,二女儿在德保当老师,儿子去年毕业后报名参军,现在是云南某炮兵连士官。2017年,我们一家成功脱贫。”柔和的灯光下,隆恩情淳朴的笑容,让人感到温暖。
“扶贫必扶智,我们这辈子再苦再累,也一定要给儿女读书,这是为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最后,我最想对父老乡亲们说的是――作为贫困户,我们一定不等不靠,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隆恩情质朴的话语,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这是2月28日晚,天等县驮堪乡贤民村“脱贫故事会”的一个情景。
当晚,来自驮堪乡贤民村托屯的驮堪中学特岗教师黄春玉也讲述了自己的脱贫故事。
两个脱贫故事讲完后,现场还播放了当地电视台推出的脱贫宣传片和扶贫励志小品。“一句句鲜活的土话”,引得村民哈哈大笑。
“要脱贫,首先是思想上要脱贫。”驮堪乡党委书记农文杰说,举办“脱贫故事会”,就是通过讲身边群众脱贫的故事,讲脱贫典型的脱贫经验,激发其他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进而产生“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脱贫故事会\’,不仅是思想动员会,还是产业发展会!”农文杰说,每一场故事会当中,他们都邀请养牛大户、企业带头人等经济能人,现场给群众讲解养牛的方法和模式,向群众推介一批产业。
据农文杰介绍,养牛产业是驮堪乡的脱贫主打产业之一,当前,驮堪乡共建有养牛小区25个。今年,打算再建养牛小区15个,通过集中寄养的方式,让贫困户、非贫困户一起发展养牛业,增加收入,实现致富。
当晚,天等县进结镇也在孟养村龙彰屯举办了一场“脱贫故事会”,不仅分享脱贫故事,还通过文艺表演和有奖抢答等形式,向群众宣讲扶贫政策。
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之后,天等县进结镇园林森泰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光林表示,希望大家能加入他的合作社,一起抱团发展,抱团致富。
在广东打工、回来过春节的龙彰屯杨京团是第一次参加"脱贫故事会"。
"故事很感人,增强了我们的脱贫信心。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尽快脱贫。"杨京团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和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仍然是阻碍脱贫攻坚工作的硬伤。"进结镇党委书记罗国谣说,"通过开展'脱贫故事会',树立脱贫榜样,通过榜样的引领,切实转变贫困户的脱贫理念,才能从思想的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是'脱贫故事会'最大的好处。""进结镇还有6个贫困村没有实现脱贫,脱贫任务依然很艰巨。为此,每举办一场故事会,我们都会有产业推介,引导大家往进结镇的优势产业上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产业发展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罗国谣说。
天等县"脱贫故事会"于2017年9月正式启动,通过讲述一批脱贫故事、宣传一批脱贫典型、诠释一系列扶贫政策、征集一批脱贫意见建议、推荐一批产业项目等"五个一"举措,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斗志,启发、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在贫困村形成你追我赶的脱贫致富氛围。
从去年9月至今,天等县已举办"脱贫故事会"240多期,树立了300多名脱贫典型,带动种养项目20个。
新闻推荐
□潘佳怡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佳节,各地的春节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拿我老家天等县进结镇来说,每年过春节,都要热热闹闹好长一段时间呢!老人告诉我说,除夕是连接两个年的一头一尾,“一年连双...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