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达州 > 正文

凝心聚力加油干 通川区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来源:达州日报 2022-04-12 09:05   https://www.yybnet.net/

大马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吸引众多企业入驻

四川大学(达州)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

通川区重点项目介绍

四川大学(达州)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

四川大学(达州)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项目位于通川经开区,规划用地约1200亩,计划总投资70亿元以上,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是四川大学在省内唯一授权挂牌的食品加工园区。项目2021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已建成定制或标准厂房约11万平方米,在建约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家,在谈企业8家。项目采用“高校+企业+园区”的新型产业园区运营模式,通过招引川菜食品类规上企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入园企业科技优势,力争经过三年培育期,入园企业每平方米产值达1万元/年,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川菜产业体系,力争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中国川菜食品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区”,2025年创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器平台”。

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

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坐落于通川经开区,占地600亩,总投资60亿元,计划引进企业30家,建成后年产值80亿元,力争三年内上市企业累计3家,五年内上市企业累计6家。项目采用“园区+基金”模式运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达州市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园区建设、招商、运营等工作。通川区和哈工雷神(嘉兴)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基金,遴选具有上市潜力的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专精特新”企业,携手金风科技打造“零碳”示范产业园区。项目2021年11月启动征拆以来,已完成土地征收200余亩,平整场地184亩,完成15万平方米厂房基础建设;已签约企业5家,洽谈完毕待签协议4家,在谈企业9家。

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全市工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流动现场会暨“3+3+N”重点产业推进大会期间,通川经开区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获得与会人员一致点赞。

近年来,通川区紧紧围绕市委赋予的“打造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定位,既迈开步子“加快赶”,又扭住目标“奋力转”,推动哈创科技园“无中生有”、川菜产业园“赛道超车”,通川“智造”迈出坚实步伐。2021年,通川区签约工业制造业项目41个、总投资25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市前列。

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突围突破的关键路径,做强创新发展“硬支撑”。聚焦壮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持续强化资金、人才支撑,加快智能制造企业梯度培育,筑牢通川区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整合政府债券、专项资金27.6亿元,注入工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培育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利数突破2500项。健全联合聘用、技术入股等柔性引才机制,引进从事新材料、智能数控等企业管理研发骨干80余名,其中博士35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能。借智借力清华清知研、哈工大等智库院校,引进培育中科兴业、鸿丙节能等“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加快打造300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坚持把基金招商作为撬动资本的核心抓手,增添开放发展“动力源”。探索“园区+基金”建设模式,政企共同出资设立产业基金,企业负责建园区、引企业、做运营,大力引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领域优质潜力企业。设立全市首支科技产业引导基金——雷神智慧,与鸣川汽车、三精兴航等5家企业签订基金合作协议,以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3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政府资金的效益“雪球”越滚越大。依托北京中关村、广东中天等5大平台,畅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链接通道,招引到位资金198亿元,增幅11%。

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提质换挡的根本方向,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锚定创建“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出台《“双碳”引领加快建设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的决定》,推动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做实技术创新,引导帝泰克、宏隆肉类等重点企业技改升级,全年完成技改投资26.9亿元,同比增长22.7%。建立《园区入驻企业综合评级奖惩办法》,严格项目能耗指标、碳排指标及经济指标综合评估,园区新进项目“含绿量”达100%;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清退低效项目11个、腾退用地718亩,地均GDP产出增长15.2%。

坚持把惠企强企作为活跃市场的第一要务,当好企业发展“贴心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实施工业供地“梯度地价”机制,充分利用东岳电厂集中供热、直购电政策等优势,全面完善水、电、气、网基础配套,实现综合要素成本全市最低。落实惠企政策,逗硬兑现《通川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3条措施》,两年拿出1.5亿元“真金白银”兑现财政奖补、激励企业发展。主动对接政策投向,帮助企业争取工业类扶持资金2600万元。加强软环境治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不被干扰、创新不被“山寨”,更加坚定企业兴业达州、投资通川的信心。

打造工业经济这个发展“主引擎”,担当是最好的行动,实干是最好的答卷。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表示,通川区将扛起主城担当,坚定“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的责任使命,坚持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持续做大做优做强通川工业,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楚甲 杨洁 张靖 特约记者 郑涛

新闻推荐

立足教育实践 传承红色文化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秀琴见习记者陈鑫园)为进一步推动达州市研学实践基地课程研究和实践,近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凝心聚力加油干 通川区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