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个采摘园的水果好吃、无公害,今天过来一尝,果真名不虚传。”4月12日,在乐陵市寨头堡乡富众采摘园,带着家人前来采摘的游客刘世兴告诉记者。
富众采摘园占地130亩,共有12个大棚,种了甜瓜、草莓、小西红柿等果蔬。记者看到大棚不时有游客进出,十分热闹。
“当时旧村复耕出248亩土地,我就想筹建个无公害、高品质的采摘园,但起初并不被看好,还有很多人劝我,咱没资金、没技术、没销路,风险太大。在我犹豫时,乡里领导来找我,说可以带我们到寿光、天津等地学习果蔬大棚种植技术,考察观光型农业项目的发展前景。 ”丁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兆杰说,“学习回来后,我信心倍增,拿出给儿子娶媳妇、买房的80多万元钱带头建采摘园,后又吸引了11名社员参股,共吸纳资金600多万元。 ”
资金有了,该乡又帮忙聘请了果蔬专家指导,引进翠绿、沙白等4种甜瓜以及草莓、小西红柿等鲜食果蔬。 2014年末,第一季果蔬成熟,但采摘园的股东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产品缺乏销路。
“果蔬品质再好,没人知道啊。这时,乡里又帮忙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帮我们宣传、联系客户,为采摘园设计包含微信二维码的产品标识,印在包装箱上,顾客只要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到果蔬的各种信息。 ”王兆杰说,“现在采摘园可火了,我们都赚了不少。就拿草莓来说,一个大棚年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20元计算,一个棚毛收入8万元左右,除去成本,纯收入能达到5万元。大伙儿吃到了甜头,打算继续扩建采摘园,目前二期正在建设中。 ”
截至目前,采摘园共生产果蔬3季,总产量91000多公斤,吸引观光游客1万余人次,为村民创收8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
“从乐陵市区到采摘园仅有7公里路程,利用这个区位优势,下一步,我乡将为采摘园建设配套的农家乐、蔬菜果品交易市场、宾馆等设施,届时,附近村民收入有望再次翻番。 ”寨头堡乡党委书记赵凤说。□本报记者 李静 本报通讯员 王志姚 型鲁
新闻推荐
乐陵拥抱工业4.0时代
乐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陵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