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一:从“花园”到另一个“花园”
花园社区毗邻迎宾大道和九一广场,楼房林立、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曾是禹城城郊村改造的典范。在九一广场的九根石柱上,清晰地记载了集中改造的九个村庄的旧貌新颜。对比过去破旧低矮的平房、坑洼积水的道路和垃圾遍地的下水沟,恍若隔世的变迁令当地群众受益匪浅。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花园社区又进行了彻底的净化和美化,整个社区洁丽如新、光彩照人,群众在提起“花园社区”这个名字时,都说自己确确实实住上了花园楼房。
离开花园社区,一路向北来到薛庙。村落整洁有序,主干道两侧种植了数百株合欢、月季、冬青等花木,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墙上都露出点点绿意。三五村民坐在树荫下,聊着家长里短,享受着天然氧吧。结合乡村文明行动,薛庙又把影响社区形象的下水沟垃圾彻底清扫,墙面粉刷一新。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花园”。
印象二:从现代文明到古朴文明
作为改造回迁小区,花园社区洋溢着现代文明包裹下的精英气质。这里拥有城市社区必备的一切设施场所。特别是这里的社区警务室,更是成为全禹城乃至全德州的典范。拥有如此条件,花园社区还需要搞乡村文明建设吗?东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张青认为:很有必要。在她看来,花园社区拥有了现代化的社区环境,更应提倡现代化的社区风气。现在,花园社区正在广泛开展四德模范评选、道德讲堂、婚丧嫁娶改革等工作,一个新社区正在逐步成型。
对比花园社区,薛庙社区显得更加古朴、自然、富有乡土气息,这里的群众延续着几百年来的生活生产习俗,却又在乡村文明行动的感召下不断革新。“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我们就从孝上做文章,把敬老爱亲模范评选作为乡风建设工作的第一抓手。”村支书高艳红说。薛庙把传统古朴的“孝文化”发挥到了极致:百岁老人的照片印在墙上,表彰奉养老人的子孙,成为全族人的光荣;想当选“好婆婆”,必须先看看当初是不是“好媳妇”;对孝老敬亲典范隆重表彰,当孝子贤孙有实惠、有地位、有面子……最朴素最古典的道德体系,在乡村文明行动中释放着满满的正能量。
印象三:殊途同归的文明共性
对照两个社区的乡村文明建设,虽有社区环境、基础条件等因素的种种不同,但更多体现了工作方式和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花园社区走现代社区管理道路,聘请专业的物业团队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薛庙社区发动群众“各扫门前雪”,党员干部义务充当保洁员。花园社区创新开展社区民警服务工作,进行了警民和谐新秩序的大探索;薛庙社区把群众废弃的旧水缸改造成垃圾桶,节约了资金,同样实现了环境和谐新家园的小创新。虽然条件和现状不同,但乡村文明的成效是相同的,人民群众的意愿是相同的。
对照两个社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结合自身基础条件,从无中生有,到有中选优;对照自身存在问题,把差的变好,把好的变更好;资金充足就干大事,资金紧张就干实事;党员带着群众干,干部冲在前面干;困难问题多的工作重点干,群众呼声高的工作优先干。两个“花园”,两种文明,各有千秋又平分秋色;不同的生活环境,迥异的生活方式,却沐浴着同样的文明之风。两个社区,在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上,展现了殊途同归的文明共性,唱响了异曲同工的和谐赞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芳通讯员杨涛高波)日前,市中街道石屯社区开工建设。该社区位于石屯南街石屯小学路南,规划占地131亩,可容纳5000多人居住,住宅楼采用“4+1”模式,一期建设18栋,可容纳432户,设计有80㎡和1...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