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55岁的陆女士遇上了 “难言之隐”——漏尿,让原本处在更年期困扰中的她备感“雪上加霜”。“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也有这种情况,都说没法治,我就理解为正常现象。 ”尽管漏尿的情况让张女士颇为恼火,但见周围的朋友都这样也就没太在意。
但出现这种情况,真像陆女士说的是正常情况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专家。
记者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了解到,像陆女士说的这种情况,在已婚育妇女中较为多见,特别是更年期妇女。
“漏尿,也就是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疾病,是由于膀胱颈及尿道肌肉筋膜受损导致的膀胱排尿功能故障,它的发生与盆底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医院妇保科专家解释道,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所引起的盆腔器官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它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到50%。有资料显示,我国已婚育女性, 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主要的表现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阴道松弛、大便失禁或便秘等。 “孕期卵巢分泌的松弛素会使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分娩时盆底筋膜、韧带过度伸展或撕裂造成的损伤,也会致使盆底支持组织不能恢复正常;另外,长时间腹压增大,像慢性咳嗽、便秘、负重等,也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专家称,虽然近半的中国已婚育女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却因对本病缺乏基本认识,错误地认为生完孩子、或年老后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大多数女性都默默地忍受着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为此,专家建议,已婚育妇女要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预防。“妇女产后应及时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专家提醒,因为妊娠和分娩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若病人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不断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就只能选择手术治疗。“产后四十二天是评估盆底功能是否恢复正常的重要时期。”专家表示,“进行盆底功能评估,仅相当于一次体检,因为盆底肌功能若没出现问题,是不需要治疗的。 ”
据介绍,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新引进的盆底肌肉生物刺激反馈仪,通过量化评估患者盆底肌肉状态,在确定患者盆底功能的情况下,针对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由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使患者更快达到自如控制盆底肌肉功能的目的,从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专家称,此方式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便秘、性生活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报记者 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 李宏
新闻推荐
日前,齐河积极指导该县各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学校工厂化、课堂车间化”办学模式,联姻永锋钢铁、晨鸣板纸、德州新时代广场等大型骨干企业和服务业巨头,组建企业“冠名班”。毕业后学生优先进冠名企业...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