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最近,因为一个名为“寻找需要助听器的孩子”的公益活动,打算捐赠10万只助听器的澳大利亚籍华人魏基成突然成了大陆聋儿康复圈最受争议的名字。“我从2003年进入聋儿康复这个行业,还没有见过一个孩子戴这种模拟助听器的。”在洪浩猛这些反对者看来,魏基成捐赠的模拟式助听器是早已落伍的产品,只适合老人佩戴。魏基成及这批助听器的制造商吴志贤则告诉记者,选用模拟式助听器主要是出于成本和实际操作的考量——模拟式助听器造价低,并且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之后就能掌握给孩子的佩戴方法,更适合大规模发放。但诸多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表示,助听器是医疗器械不能随意发放,并且佩戴之前也需要极其专业的测听调节,否则很可能对听力造成伤害。目前,该慈善计划仍在进行中,魏基成表示,他将于12月10日开放捐赠申请网站。
寻找孩子的微博当看到那条信息模糊的公益微博时,中国聋人协会听障及家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洪浩猛既高兴又有些疑惑:“这么大的项目,怎么完全没听到风声?”
事情源于新华社国际新闻即时播报官方微博“新国际”在10月22日当天发布的一条微博:“【微公益:寻找需要助听器的孩子】澳大利亚著名华人慈善家魏基成计划在中国捐助10万只助听器,但魏先生最大的困难在于寻找有需要的孩子。他希望有志愿者帮助将这批助听器派发出去,求助者也可直接给他写信联系。魏基成的电子邮箱是abc2222@abctissue.com。”
虽然没有写明任何具体的捐赠程序和细则,但这条包含了“公益”、“求助”的微博先后被宁财神、马伊琍等人转发,转发量达3万多次。
和众多转发支持的网友不同,洪浩猛等人觉得这个计划似乎好得有点令人不可思议——目前国内儿童使用的数字助听器价格最低也要几千元,2007年,潘石屹捐赠500只助听器就花了100万元,如果数量真的有10万只,意味着这是一个上亿元的大项目。
11月16日、18日,微博上的“大V”杨锦麟、高晓松分别发布了这条“寻找需要助听器的孩子”的微博,并号召“大家帮忙转发一下”。短短一周后,两人微博的转发量合计就已经突破了10万大关。
虽然这之间不乏公益圈人士的质疑之声,但声音明显弱了很多。一位公益圈人士甚至直接以《救救孩子!为了10万孩子的听力!》这样激烈的语句为标题,撰文质疑整个项目。杨锦麟也在18日发布微博申明,捐赠的争议很大,希望魏基成出面做一次说明。但这条微博只有可怜的、不到50次的转发量。
捐赠的产品被指技术过时台湾制造商吴志贤告诉记者,这次捐赠的助听器为“双耳耳背式可充电助听器”,具体型号为ZT-S01QC,是模拟式助听器。其在中国大陆的医疗器械注册号为鲁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460039号,经查,该注册号的拥有公司为德州三和电器有限公司。
模拟式助听器是助听器的早期产品,在2001年前后开始逐渐退出市场。同仁医院主要研究临床听力学的医生张华告诉记者,模拟式助听器现在聋儿康复领域“几乎想找也找不到”。洪浩猛则表示,自己2003年以来,没有见过一个使用模拟式助听器的孩子。
吴志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回避模拟机的缺点,但他表示聋校的孩子们大多在安静的学校上课,很少会遇到嘈杂的环境。
另外,有公益人士对于这批助听器的价格有疑问,在此前一篇地方政府的新闻稿中,魏基成捐赠的助听器价值3200元。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是捐助方提供的,具体是谁已经记不清了。而在澳大利亚当地华侨报上列出这款助听器的参考价格为129美元(约合800元人民币)。在台湾,吴志贤的元健听力保健中心中,类似充电式助听器的售价为5800新台币(约合1200元人民币)。
吴志贤向记者确认,这批助听器也将由德州三和公司生产,并且将适当改进以更适合儿童使用,造价大约为30~40美元(约180~250元人民币)。
捐赠品适合小孩子吗“我完全可以推荐数位(数码)的,我们也有生产啊。”在吴志贤看来,最终选择模拟式助听器主要是基于操作性的考虑——模拟式助听器的佩戴简单,只有音量调节键,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掌握如何给儿童佩戴,因而捐赠起来更有操作性。此外,吴也表示,模拟机的造价比较低,因而能够捐给更多需要的人。
据了解,在佩戴助听器之前需要对佩戴人进行听力测试,之后验配师根据病人的听力图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病史和听力需求,之后对助听器进行设置。
而吴志贤所谓模拟式助听器的佩戴简单,主要是由于模拟式助听器可以设置的部分较少,大多只有一个音量调节。魏基成在一封邮件中也这样描述这款助听器的使用方法:“我送的助听器用起来很方便,使用者可以自行调整到合适的音量;小孩子要由父母亲协助他慢慢试,音量从小声开始往上调整,直到适合为止。”
洪浩猛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模拟助听器看上去简单,但其实想调得好非常难,因为数字的相当于电脑都帮你设定好了,而模拟的就是纯手动。孩子们又不同于成人,他们不能区分清楚听得见跟听得清的区别,往往会偏向于调大声音,这样不专业的调音很可能对听力有损害。”
大多数专家也都认同这个看法。专家们认为,孩子不是不可以使用模拟机,但关键是能否做好配套的测听验配环节,而模拟机的验配也绝非简单的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就可以。
“我不怀疑他的爱心,只是希望捐赠能更专业”在魏基成的捐赠消息刚刚开始流传时,微博名为“horse”的聋儿康复领域志愿者就撰文分析了助听器慈善捐赠项目的注意事项,他认为,一个完整的捐赠项目应该包括“助听器的选择”、“助听器验配”、“语言康复教育”三个方面。
洪浩猛则不断地对记者表示,“改变命运”才是助听器捐赠的最主要目标。“我们为什么说聋儿要佩戴助听器?是为了要学习语言,改变十聋九哑的局面,不是说有一个助听器比没有强,模拟式助听器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魏基成也一直表示,这次捐赠主要是希望帮助聋儿,让他们有机会学习语言。但记者走访了此前魏基成9月曾经到访的北京市启喑实验学校,该校康复部教师徐岩告诉记者,魏基成一行捐赠了700只助听器,其中大约180只被学生领走,其他的流向了聋校教师、毕业生、社区聋人、学生家长亲戚中的聋人等。
此外,台塑关系企业暨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董事长王永庆自2005年起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人工耳蜗,启动“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将为14950名受赠者开展术前筛查、植入手术、术后康复安置和康复训练等。捐赠约37亿元。“这些援助的都是最好的设备。”洪浩猛说,一个涉及到几万个孩子的聋儿康复项目,只有交给专业的慈善组织才能完成,这也是他希望与魏取得联系的初衷所在。“要找几万个孩子,这只有通过残联才能完成,残联有所有登记在册的聋儿联系方式,假如跟我们这些民间组织合作,我们就可以去残联申请这些数据库,然后操作这个事情。”“如果像现在这样捐,只能说是浪费资源。我不怀疑他的爱心,只是希望捐赠能更专业。”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安纳伯格庄园游客中心点击查看原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一个安静幽谧的“世外桃源”,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的首次会晤,就选在...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