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普旺为受伤考生进行康复治疗记者玄晓霞摄点击查看原图记者了解到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测试开始以来,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考场上,每天都有80多名考生在测试中受伤。原国家青年足球队队医蔡普旺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中学体育老师在运动损伤方面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预防手段,二是学生多为“速成生”。记者徐玉芹玄晓霞实习生孙洋洋
体考每天约80人受伤
“老师,我现在两个大腿肌肉很疼,后天还要考3项素质测试……”昨天是高考体育专业测试的第5天,刚考完200米专项的无棣考生小赵,踉踉跄跄地走向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场外的“运动损伤康复点”,向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国家青年队队医、原鲁能泰山队女子足球队队医蔡普旺求助。
“赶紧过来躺下!”不等小赵说完,蔡普旺就伸手把小赵搀到了按摩垫上,随即对小赵大腿肌肉损伤处进行下压按揉,蔡普旺把小赵的腿放到自己肩上,开始轻柔有力的牵引。每个角度都进行了按摩牵引后,小赵明显好转。小赵道谢后刚转身要走,蔡普旺又追上来嘱咐着,“千万别热敷!”
每年的高考体育专业测试持续的十几天里,这就是蔡普旺每天的工作。这样的按摩和嘱咐,每年的高考体育专业测试中,都在发生。“考试这几天,平均每天来疗伤的得有80多人。”
“速成生”更易受伤
不断增加的受伤人数戳中了蔡普旺的心,为什么考生受伤频发?蔡普旺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一是基层的体育老师在运动损伤方面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预防手段,二是学生多为‘速成生\’。”
“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发现,现在基层体育老师在运动损伤的防护和体能训练新技巧的掌握上都有所欠缺。”蔡普旺不无遗憾地说,“针对性地、循序渐进的锻炼能大大降低损伤几率,但很多学校训练时都没有掌握这些科学的训练方法。”
而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具备运动员的素质,为了上大学,临时突击,加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训练,很容易出现损伤。“很多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一般性训练,直接进行专项训练,期望速成,损伤就会免不了。”蔡普旺说,体育是一门经验性学科,“选才”显得尤为重要。“选才阶段没选好,你的学生怎么可能出成绩?”
山师将开设相关专业
“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要体育锻炼,但是锻炼得有些盲目。大家普遍缺乏预防和养护意识,原本的健身,最后反而对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提到运动损伤,“盯了”十几年体育高考的蔡普旺忧心忡忡。
蔡普旺看来,建立系统的运动损伤康复知识体系,成为重中之重。1995年,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就成立了运动损伤体能康复研究所。随着运动损伤的频发,这个成立21年的研究所在今年开始正式运作,面向运动领域所有体能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创伤和康复保健。
蔡普旺介绍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提出‘养护\’这一新概念,然后在体能训练中,加进我们的预防体系,这样尽可能从源头传授科学训练的技巧和养护知识。”蔡普旺说,下一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将开设类似的专业,正式招生,进一步推广这些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知识。
相关链接
体育教授呼吁基层教师
学习运动损伤康复知识
来自德州的高二考生小祁告诉记者,遇到损伤,主要依靠的是热敷和膏药。
在蔡普旺看来,像考生小祁这样在训练中主要依赖冷、热敷和膏药的大有人在。“别说孩子了,当前大量的基层体育教师,都没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运动损伤康复知识。”当务之急,应该是对基层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运动损伤康复知识的培训。
蔡普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急救箱,“这些救护材料在国外已经很普通了,但在我们国家是高端品,全国高考中很少见。”“我衷心希望,每一次的高考训练之前,能对基层体育教师举办关于运动损伤康复的学习班,把体育老师组织起来,进行有效培训,这样会对损伤有效的控制。”
新闻推荐
商报德州消息(记者刘晓君刘培强)昨日,记者从“中国·德州第六届资本交易大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创新高峰会...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