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全面推进河长制作为强化“四个意识”、落实“四个看齐”的具体行动。截至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县级以上239条重要河湖实行了统一编码建档,市级河湖问题排查工作全部完成,全市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德州市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全面实行河长制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公布了“5干、7支、3调、3库”市级河湖名录和市级河长名单。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河长;陈飞市长兼任黄河德州段河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负责环保、水利工作的副市长为副总河长;3位副市长分别担任市级河长。县市区也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公布了县乡村河长名单。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134个乡镇街道、7000余个村各级河长名单已全部确定,县级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全市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
今年是全市河长制工作的启动年,也是建组织、建体系、建制度、出方案的关键年、基础年,决定着今后河长制工作的成效。下一步,要盯紧重点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实行河长制,努力打造河长制工作“德州样板”。
一是严把节点任务目标。 9月底前,县(市、区)出台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市县两级全部完成河湖问题排查和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清河行动”全面展开;10月底前,乡镇街道出台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12月底前,“清河行动”全面完成,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全市全面实行河长制。
二是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县乡进一步健全完善河长制办事机构,打通河长制落实“最后一公里”,落实河长制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设立民间河长和义务河长,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和义务护河队,提高社会公众对河湖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群管群治、共建共享。
三是强化协调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做到既一河一策、一段一长、分段负责,又通盘考虑、主动衔接、整体联动,健全完善各级河长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机制,统筹协调跨界水污染纠纷、水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明确联动协调机制、监督考核标准等,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是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全市河长制河道水质监测信息平台,科学规划好水质监测网点,加强河湖水域环境动态监管。建立河长办公通信平台,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纳入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年底前,县市区按照省河长公示牌规范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提高各级河长、河管员履职能力。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作用。持续扩大河湖科普宣传,对河长制工作的宣传声音不断、热度不减,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邢朝峰(作者系市水利局局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
新闻推荐
张海春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