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建新)“经过20天的实习和实地参观,我对德州化工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希望能利用所学为德州化工企业在硫回收工艺提升、节能降耗方面提供建议解决方案。 ”7月27日,在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型生产实习课题研究总结会上,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李波代表团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作业。
和李波一样,自7月8日开始,35名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大三学生到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20天的研究型生产实习。实习开始前,华鲁恒升集团生产部汇集了涉及8个车间的19个课题,由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和助教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学校课程将学生分为9个研究小组。实习中,同学们系统了解华鲁恒升集团发展历程,熟悉生产流程,围绕企业关心课题研究攻关,形成建议解决方案,并和车间工程师一道进行模型计算论证。在生产实习课题研究总结会上,各小组将研究报告和总结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将报告现场赠送给华鲁恒升集团。
作为同学们在企业期间的实习“师傅”,华鲁恒升集团生产部经理张杰感触颇深:“清华大学学子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运用模拟数据水平高,有的同学在分子筛穿透、空气分离等领域接触最前沿技术,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专题研讨,实时反馈研究进度,对企业后期生产装置优化提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据了解,组织此次研究型生产实习是德州市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开展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 2017年6月,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就共建清华山东绿色化工研究院达成共识,并正式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期间,清华大学化工系多次来德州市考察洽谈,先后赴6个县市区20余家化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项目合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方合作,先后9次前往清华大学化工系进行对接洽谈,推进共建研究院相关工作,双方合作的部分科技转化项目也已陆续开始启动。
清华大学化工系党委副书记、教授王亭杰是此次实习活动的带队老师。他介绍,清华大学化工系非常重视学生实习实践课程,包括概念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其中生产实习更为深入。“清华大学学生到华鲁恒升集团开展研究型生产实习,不仅可以为企业解决研发和生产中的难题,也能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华鲁恒升集团是多业联产的现代化工企业,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是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理想实习基地。 ”王亭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石少军通讯员郭吉显李梦娇)7月18日上午,德州市人民医院举行多学科联合病例讨论,医务部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临床医...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