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铁锤:双手雕刻梦想
横一刀,竖一下,一块普通的木头在他的刻刀下有了生命,不一会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他就是宁津县庞庄村农民庞铁锤。
庞铁锤今年39岁,不到一周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萎缩,也因此没上过一天学。但生性乐观的他,学会了修鞋的手艺,靠双手自食其力。 2005年,他放弃摆了4年的修鞋摊,拖着残缺的身体天天到邻近的雕刻厂拜师学艺。为了掌握技术要领,庞铁锤天天拿着木头、刻刀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出师。一年后,他办起了一个小型木工雕刻厂,并在附近村庄设立了10多个加工点,招收了30名工人。其中7名是和他一样的肢体残疾人。今年他又在村里修建了一处新厂房。当被问及创业感受时,庞铁锤说:“残疾人创业肯定会遇到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但绝不能自暴自弃,得有毅力!”
刘海滨:缝纫五彩人生
5月12日,宁津县惺悟寨村的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将一批销往天津的服装折叠打包。服装厂的厂长叫刘海滨,今年33岁,下肢体四级伤残。
创业之初,刘海滨只有3台缝纫机,靠从同学手里接些小订单维持经营。后来名气大了,北京的一家大企业有意委托刘海滨生产工作服,对他寄去的样品相当满意,但一见面发现他是残疾人,就打了退堂鼓。刘海滨多次和企业联系,并答应不收一分钱订金,自筹资金购进布料。刘海滨的诚意打动了客户,终于拿下了订单。从此刘海滨更加注重诚信经营和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目前已与北京、天津等地的10多个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他的服装厂年生产能力达到了20万套,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刘欣:唢呐吹散阴霾
凭借一曲《大登殿》,在2009年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得铜奖。虽然只有一只手臂,却精通唢呐、口琴等乐器,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自编自演了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他就是宁津县大沈庄村的农民刘欣。
刘欣今年42岁,在他4个月大的时候,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左臂。但刘欣并没有自卑,和正常人一样上学、生活,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迷上了唢呐。但对只有一只手臂的刘欣来说,能够成为小有名气的唢呐手,付出的辛苦和汗水可想而知。他单手既要演奏又要抓牢乐器,非常难,乐器常常掉到地上,他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才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艺。
刘欣觉得,残疾人一样能为社会作贡献。1998年,他看到乡亲们买东西至少得跑5公里的路,就在村里开了第一家杂货店。多年来,他的小店特别红火,如今已成了小有规模的超市了。□王猛 刘国红 侯青岩 吕婵
新闻推荐
宁津推进农村党建规范化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