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宁津新闻 > 正文

漫话宁津美食文化,漫话宁津美食文化

来源:德州日报 2011-07-28 17:41   https://www.yybnet.net/

宁津北倚京津,南望济青,自古亦齐亦冀,融北和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饮食业生意兴隆,特色鲜明。 “长官包子大柳面,若吃驴肉去保店”,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简洁晓明,概括了宁津具有独特风味的三大美食名吃。

长官包子,出自长官镇。该镇回民,聚族而居,原籍江苏上元县。长官地处交通要道,又是境内商品交易大集,因而饮食行业自古繁荣。清朝道光年间,回民张合立开设包子铺,他承上启下,精研细琢,创制出面白皮薄,外形美观,肥而不腻,香气馥郁的牛羊肉包子。从此,长官包子誉满山东、河北。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细”二字,概括得好。长官包子,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牛羊肉以新鲜肥嫩为佳,切块碎剁,细而不泥,佐以葱末姜末、小磨香油、上等酱油诸多调料,香匀味美。俗话说:吃包子七分吃馅二分吃面一分看外形。长官包子熟后褶纹若菊,兜油笼香,色香味俱全,食后回味无穷。包子在魏晋时期出现,晋代束哲在《饼赋》中提到的“曼头”,就是包子。北宋陶谷在《清异录》中说,食肆里有卖“绿荷包子”的。可见在宋代,包子作为食品已很普遍,经千年流传,被长官人发扬光大。时至今日,长官包子已成为迎宾待客、欢度节日、走亲访友、回民拔斋之驰名美食。

大柳面,出自大柳镇。此面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由张家面铺创制。至光绪年间,张连贵已是张家面铺第五代传人。大柳面,细如粉丝,色如嫩柳,爽滑可口,素有“金丝缠碗”之美誉。大柳面卤,分炸酱、麻酱、海鲜、肉卤、鸡蛋5种,配以豆芽、香椿芽、黄瓜丝、胡萝卜丁、火腿肉丁、豆角段、青豆、芝麻盐、花生盐、蒜泥、香醋、香菜、茄泥、麻豆腐、麻汁等佐料,顾客可依自己口味轻重随意调制。慕名而来的中外食客,品尝过大柳面之后,无不盛赞吃得过瘾。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4000多年食用历史。最初实为面片,称作汤饼。用刀切条后称作不托、馎饦。据南宋程大昌在《演繁露》中释义:“古之汤饼,皆手抟而掰置汤中,后世改用刀儿,乃名不托,言不以掌托也。 ”其实,古代面条可擀、可削、可拨、可抿、可擦、可压、可搓、可漏、可拉,有多种制作方法,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古代人为老人贺寿,为新生儿贺喜,都讲究摆“汤饼宴”,该风俗流传至今,面已称作长寿面、四喜面,老人生日,孩子满月,依然必不可少。面条爽滑韧嫩,和胃养脾,容易消化,各种佐料,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或许这就是人们为何喜欢食用大柳面的原因了。

保店驴肉,出自保店镇。清代嘉庆年间,保店南辛庄李长荣、李长善、李长春三兄弟开设驴肉坊,注重诚信为本,从不宰杀病驴、死驴,而是选用健壮活驴,以保证肉质鲜美。配料中选用花椒、大料、桂皮、肉蔻、砂仁、茴香、丁香等几十味名贵中草药。驴肉煮熟后,在原汤中浸泡,至香味渗透肉中,方可上市。其特点是肉质鲜美,肥而不腻,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其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被称作驴“八锦”,可拼摆全驴宴。而公驴之“金钱肉”,滋阴壮阳,可与“三鞭酒”媲美。而驴皮入药,有名贵中药阿胶成分,食用之后,补血益气,滋补劳损,舒筋活络,通泰顺脉。所以民间俗语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保店驴肉,营养丰富,在清代已成为朝中贡品。

宁津三大美食名吃,分别兴起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正所谓风调雨顺、五业兴旺之盛世。由此可见,五谷丰则餐饮丰;民族兴则餐饮兴。生命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满足需求的内驱力。而食欲可以保证生命强壮、世代得以繁衍,堪称欲望之王。所以人们说:民以食为天。美食名吃,好滋好味,平衡膳食,代表人们“吃饱吃好”这终极性理想,关乎人们身体强壮以及幸福指数。所以一旦天时地利人和,围绕餐桌灶台,必然会演绎交织出动人心弦的乐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不聊生,百废待兴,宁津三大名吃,也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解放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宁津三大美食名吃得以恢复发展,已经荣列《山东美食名吃名录大全》。况且,又引领出张大庄沈记扒鸡、相衙镇杠子火烧、码头张驴肉、王家院子枣米香醋、长官红烧羊肉、柴胡店烧肉、芝麻香宁津老酒、城关镇潘家窝头等一批新的美食名吃。

宁津县委、县政府为大力弘扬宁津美食名吃,花巨资打造宁津中华美味小吃城。积淀着深厚饮食文化的宁津美食名吃,凝结着“诚信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宁津人誓言,一定会让南来北往的中外客商大饱口福,吃出快乐,吃出健康。宁津美食名吃,具有地域性、时令性和雅俗共赏的特点,其中包含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和人文典故,正是这些内容,为之增添了特色与情趣,使之更具魅力。宁津美食名吃,是千百年劳动人民创造性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饮食文化遗产。今天,烹饪作为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已被人们所公认。宁津县也正在将美食名吃发掘整理,编辑成书,这对于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继承宁津餐饮文化,开展民俗饮食研究,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更多人对于宁津美食名吃的了解,宁津中华美味小吃城,必将成为宁津一张金光闪耀的靓丽名片。 (插图纪晓)□高迎春 宋立忠

新闻推荐

立秋前后天左右这段时间是宁津县蟋蟀交易的高峰期月日

立秋前后10天左右这段时间,是宁津县蟋蟀交易的高峰期。 8月10日,该县蟋蟀交易市场上一位正在交易的农民说:“卖蟋蟀的收益,一季就相当于地里一年的收成。”捉蟋蟀成了该县部分农民的新行业,每晚的收入...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漫话宁津美食文化,漫话宁津美食文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