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近年来,德州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凭借现代产业体系建构的提振,已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2010年底,全市新能源产业完成销售收入 312亿元,同比增长30.7%;利税 35.2亿元,同比增长18.7%。
其中,太阳能光热产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太阳能热利用走在世界前列,太阳能光伏产业初具发展基础;全市太阳能较大规模企业达70余家。
风电利用方面,兆瓦级风电主轴、叶片、塔筒、机舱罩、导流罩等生产能力和配套范围不断扩大;禹城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填补了国内空白。
地源热泵成为主导产业之一,以中大贝莱特、亚太、格瑞德、奇威特等为代表的地源热泵机组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三位、全省第一位,明年有望跃升全国第一。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华辇公司在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期间推出了全球首台曲面板太阳能样车。齐鲁客车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其生产的天然气公交车填补了德州地区制造大型高档客车的空白。
节能环保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主的首批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运河经济开发区为主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以陵县为主的土工合成材料基地,以宁津县为主的噪音控制产业集群。至2010年底,全市节能环保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28户,增加到70多户,接近3倍的扩张;收入从2005年的12亿元,增加到114亿元,增长近10倍。
与此同时,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皇明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通裕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主轴生产企业;奇威特人工环境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台直驱式太阳能空调……
从这个新起点出发,利用3年的时间,德州将以完善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核心技术研发、重点企业品牌建设和行业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太阳能利用、风电设备、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地源热泵、节能环保设备等六大领域建设,努力把全市建成一个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未来3年,全市将积极发展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开发、风电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重点拉长延伸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等几大产业链条,通过提升产业前沿技术,培大培强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向上下游扩展,逐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未来3年,建设世界太阳城和争取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等工作列入 “重头戏”;中心城区太阳能利用、节能环保、地源热泵等三大核心园区建设将逐一实现;太阳能应用、地源热泵与建筑一体化、公用设施节能改造和新能源交通等四大示范工程将被倾力推进。
未来3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将新增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加快研发自主创新技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力争推进20个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
未来3年,全市将推动建设8家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2家过20亿元、15家过10亿元的新能源企业。
未来3年,全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累计投入将达515亿元之多,其中,2011年 105亿元、2012年 155亿元、2013年255亿元,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个亿。
未来3年,全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将以年均52%的速度迅速增长,今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2012年700亿元、2013年1100亿元。
未来3年,一个千亿级的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将在这里诞生,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之都”将在这里升起,一个开创性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也必将为世界瞩目!□本报记者 任立松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姜东涛
新闻推荐
9月19日,在宁津县柴胡店镇苇子湾社区8亩地的有机莲藕种植区内,几十位群众正认真参观长势良好的有机莲藕。看着硕大碧绿的荷叶,参观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大田里种藕第一次见到! ”“行吗? ”“这玩意儿好...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