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专家在德州董子文化街鉴宝活动期间,一件饕餮纹葵龙八棱青花花盆让他们深感惊喜。经鉴定,此花盆系明青花,是皇家或官宦人家之用品。该花盆的主人是宁津一位收藏爱好者。
今年10月份,在德州董子文化街故宫专家鉴宝活动中,宁津县收藏爱好者王金涛的一件青花瓷盆引起了瓷器专家的注意。这是一件饕餮纹葵龙八棱青花花盆,器物之大、之精美,让专家为之惊叹,经仔细查验釉彩,最后鉴定为明青花,是皇家或官宦人家养花之器物,市场价格保守也在16万元以上。
因爱好而痴迷
改革开放初期,在宁津县药材公司上班的王金涛业余时间,非常喜欢收藏,且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每逢周末,他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收购古董。最远的地方,来回有150公里。年年如此,周边县市名村古镇自不必说,较大点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收藏古董,犹如大海捞针,往往是空手而回,但王金涛却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如果不期而遇找到一件可心的藏品,那些疲倦就随之而去。他笑称,收古董如同讨饭,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遇到危险。有一次到乡下,为抄近路,他冒险涉水过河,走到河中心,连人带车翻到水里,呛了几口水,差点把命丢了。还有一次,遇到居心不良的人,谎说自己家里有紫檀木,到家之后,那人拿出尖刀,想讹诈他的钱财。王金涛与之巧谋周旋,最终化险为夷。
因痴迷而执着
上世纪80年代初,工资还非常低,王金涛为了收藏,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遇到心仪的藏品,由于藏家要价颇高而不得不舍弃。有一次,王金涛去吴桥“寻宝”,看到了曾经写出十二卷本《宁津县志》的吴浔源的几幅书法。由于对方要价太高,王金涛讨价还价,没有成交。等到王金涛筹备好资金再去,那几幅书法作品,早已旁落他人,这也成为了王金涛的憾事。
王金涛曾遇到一件瓷瓶,虽然瓶上画的是传统仕女,却多出来一面红、蓝、黄、白、黑共和五色旗。五种颜色,代表韩、满、蒙、藏、回五族共和。经了解,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之后,北京曾悬挂出五色共和旗。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五色共和旗被青天白日旗所取代。由此推断,五色共和旗存世时间不长,所以有此面旗帜的瓷器,就显得尤为珍贵。王金涛爱不释手,但由于资金不足,最终他不得不出让了部分藏品,终于如愿得到它。
因执着而陶醉
在王金涛家门洞一角纸箱里,放着一堆红色瓷片,他一直舍不得丢弃。说来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当初王金涛醉心收藏,他小姨知道后,决定把家里祖传的一对季红瓷瓶送给他,王金涛得到之后,如获至宝,一个手提了一只,兴匆匆往家走。走了 10多里地,快到家时,一只蚊子叮咬他的脖子,奇痒难耐,伸手驱赶蚊子,却一时忘了手中的瓷瓶,一对季红瓷瓶瞬间被摔成了一堆瓷片。30年过去了,提起这事,让老王依然懊悔不已。不过,他也明白了一个理,搞收藏,有得必有失,看淡了得失,心态才平和。
现在 “家有万贯”的他仍然住着3间破旧的平房,身上的穿着也从不讲究。他可以用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买一只残破瓷碗,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提及自己收藏的 “描金暗花龙纹将军罐”、“明代成化将军罐”、 “宋代白瓷壶”等各类藏品,王金涛总是眉飞色舞,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陶醉溢于言表。
痴迷收藏30载,他专注却不贪婪,执着而不偏拗。这,或许就是他热爱收藏最耐人寻味的收获。
□高迎春 宋立忠
新闻推荐
宁津讯 (张国军 赵国真 武兴林)“本想在QQ群里询问一下税务登记证怎么办理,没想到国税干部们居然上门来给我办证了。”近日,在杜集镇开办超市的残疾人小高,从宁津县国税人员手中接过税务登记证后感慨...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