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张大庄镇小安村村民李秀营,收藏古陶瓷片近30年,藏品20余万枚。但他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古陶瓷片的欣赏和拥有,而是以它们为载体,办展览、开培训班,让小小瓷片承载起了普及文物法、宣传德州历史文化的大责任。
李秀营与古陶瓷片结缘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民工修河挖沟时,常常有瓷器或陶瓷碎片出土,由于它们一般都出自墓穴中,命运往往是“粉身碎骨”,因为在当地流传着去除晦气“碎碎平安”的说法。有一次,他拿起瓷片仔细观察,被上面精美的纹饰和釉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让他如醉如痴。
收藏之初,他对钧窑和汝窑瓷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汝窑瓷片釉层温润,由于选用玛瑙作釉,形成了特殊色泽。他渐渐得沉醉于这些精美的瓷片之中。
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多,李秀营渐渐对古陶瓷片的鉴别有了更多见解。于是就写信给古陶瓷鉴赏专家赵青云,提出了用瓷器气泡大小与散光点不同判断窑口与年代的学术观点。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赵青云的回信,对他的观点给予了肯定。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的《关于汝窑、钧窑古瓷的鉴定方法》《关于汝窑瓷的几点看法》《关于哥窑瓷的鉴定问题》等论文相继在《收藏》杂志上刊登。 2000年,他被德州市收藏协会选为理事,同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农民从坑塘中取土,挖出一只瓷碗,砸碎后扔到了一边,李秀营正好路过将其捡回,与瓷器图册进行对照,惊奇得发现这只碗竟是一件珍贵的唐代瓷器。面对碎片他一脸的无奈和失落,这么珍贵的瓷器竞然被无知者视为一只破碗给砸碎了,留给后代的只能是一块块残片!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藏品传播古瓷器知识、保护民间文物、普及文物法的想法。
于是,他腾出一间房子,把多年来收藏的古陶瓷片按年代、窑口进行分类整理,为方便观赏和教学,他又在木板上钉上格子,把古陶瓷片放到上面,注明年代和类别,他的古陶瓷片展和普及文物法培训班就这样诞生了。
开始时大家并不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古玩收藏的升温,李秀营的培训班开始火了起来,每到开课时就有100多人到他家参观学习。 “今年我准备举办一个古陶瓷片标本展,让这里能成为广大古陶瓷片收藏爱好者学习、交流的一个平台,使更多的人了解德州历史文化、保护德州的陶瓷文物。 ”李秀营说。
□本报记者 井璐 本报通讯员 孙久生 宋立忠 王猛
新闻推荐
替友出气下狠手 致人重伤被逮捕,替友出气下狠手 致人重伤被逮捕
宁津讯 (高忠祥 董海徽)宁津的王某为替朋友的姐姐出头,竟将朋友姐姐的男友捅成重伤。 2月23日,宁津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王某依法批准逮捕。现年35岁的王某,曾因犯寻衅滋事罪、盗窃罪两次被...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