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宁津县高迎春的收藏世界,邮票、书画、古玩真可谓是品种齐全,让人目不暇接。其中4幅共计400余枚不同样式的龙印引起我们的注意。
高迎春说,这400余枚龙印是由江苏无锡篆刻爱好者谈闻安所刻。提到收藏的这些龙印,他给我们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6年,谈闻安因为酷爱集邮上了骗子的当。为此写信求助于宁津县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消协主任知道高迎春爱好集邮,就让他参与调查。由于骗子在 《集邮报》上做广告使用的是他人丢失的身份证,所以查证陷入困境。为安慰谈闻安,高迎春把自己收藏的邮票送给他,从此,他们成为书信往来的邮友。
谈闻安自幼喜好书画文字,工作之余醉心于篆刻,先后篆刻了3000余枚龙凤福寿等印章,完成了 《北京奥运》 《祖国万岁》《世博情怀》 《任重道远》等一系列作品。后来,已是西泠印社会员的谈闻安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篆刻了百枚肖形龙印,精心在宣纸上揿印了一份,给高迎春邮寄过来并嘱托为其作个简单的序。在龙印的周边,高迎春专门请山东省美协会员孙胜利画了牡丹,并题写了 “龙乡富贵” 4个字。另外,高迎春为谈闻安写了 《美哉,肖形龙印》的序。谈闻安为感谢高迎春,又给他邮寄了百龙百凤肖形印,五彩百龙肖形印。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400余枚龙印。
谈闻安喜欢以刀代笔的篆刻。这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刻成凸状的称为 “阳文”,刻成凹状的称做 “阴文”。印章,最初仅仅是一种“信物”和 “权力”的象征,至唐代才由实用品转变成为一种艺术品。成熟的篆刻艺术形成于宋元年间,兴盛于明末清初。篆刻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谈闻安把每个时代龙形象的变迁都集中体现在龙印上面。
欣赏一方方神态各异的肖形龙印,或浓或淡,或秀或浑,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书卷气、狂狷气,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灵动、美妙、神奇。比发丝还细的篆刻纹饰,让龙的形象在方寸之间鲜活起来。难怪有人说篆刻是减法的艺术,是静态的舞蹈,其中蕴含着生命和动力,传达出抒情诗般的激情,能让瞬间形象定格在最美的顶峰。
高迎春说:“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图腾。透过龙印,也见证了我和闻安之间深厚的友谊。 ”
□本报记者 井璐 纪晓 本报通讯员 宋立忠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刘臻 通讯员 张国军 赵国真)近日,宁津县王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国税局的人打来的电话,说她新车的车购税可以退税。她到该县国税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当即表示,此类电话都是诈骗分子的 “把...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