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店镇围绕两区同建工作,做好“三个结合”,以社区建设作为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抓手,以园区建设开创农村改貌、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良好格局。去年以来全镇开工面积45万平方米,搬迁入住760户。
两区同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柴胡店社区是该镇最大的社区,又是镇政府所在地,是两区同建的关键点。去年,该镇将社区建设的民生投入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先后投资520万元修建了占地32亩休闲文化广场,新建排水管道1500米,铺设彩砖硬化道路,安装路灯,进行道路绿化,使社区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在居住区建设上,该镇先后开工了赖相安、东方明珠、义和、丰郭、福星二期等,开工面积18万平方米,随着一个个居民小区的建设完成,城镇面貌也将随之大为改观。
两区同建过程中,柴胡店镇始终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抓好已开工并建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让群众住得舒适、安心、便利。
两区同建与蟋蟀文化传承相结合
该镇尤集社区是宁津县蟋蟀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全国重要的蟋蟀交易地。但交易市场规模、接待水平、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不足,阻碍当地蟋蟀文化的发展。为此,该镇聘请曲阜古典建筑设计院对尤集社区进行了专门设计,邀请著名京剧表演大师孟广禄先生到社区创办中华蟋蟀繁育基地。同时,启动尤集社区及交易市场建设,目前5.7万平方米交易市场已完工,10万平方米的社区居民楼已开工。“通过建立蟋蟀繁育基地,大力发展蟋蟀交易市场,尤集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日趋显著,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两区同建的步伐。 ”常务副镇长张书常信心满怀地说。
两区同建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
该镇发挥电梯、有机农业等产业优势,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完善布局,先后建设了电梯配件产业园区、瑞丰观光采摘园区、瑞丰畜牧园区、商贸物流园区等,不仅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还方便了群众就地就业。同时借助东崔社区为中心的无公害韭菜、黄瓜生产基地,以孟集社区为中心的有机山药生产基地,以崔杨社区为中心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有利条件,因势利导鼓励有条件群众到社区修建新居,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今年春节期间,该镇黄瓜批发价最高达每公斤14元,每个黄瓜棚收入近6万元,社区居民不仅乔迁新居,还依靠产业园区优势富了钱袋子。
“政府建好园区为群众,群众自己发展好了也促进了社区产业的发展,建好产业园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是为了老百姓。 ”镇党委书记李建国颇有感触地说。该镇还实行一系列措施,结合社区建设规划,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有机蔬菜、电梯、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园区,统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为园区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 记者 李文成 通讯员 李玉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晓东)2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来宁津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努力...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