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宁津县保店镇牟庄村村民孙凤英正在自家院里刚安上的自来水管前洗衣服。当记者问及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农村生活最大的变化时,她指着自来水管高兴地说:“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不再为吃水犯愁。 ”
孙凤英回忆,过去他们这里水比油珍贵,外地客人来到这里,村民宁可送鸡蛋,也不愿让人多喝一碗水。因为该村的地下水苦涩,村民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着三轮车,装着几个大桶去村外几公里的取水点拉水。算上周边村子,每天去取水的村民大约500人左右,取水点的小路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达到上百米。但是取水点是用压水机压水,压一桶水约6分钟,一般每户取4桶水,这算下来就得20多分钟。孙凤英说:“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丈夫外出打工,60多岁的父亲去取水,结果搬水桶时一不小心扭伤了腰。当时我们就盼着,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方便的自来水。 ”
2006年开始,为了提高自来水普及率,让更多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宁津县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入1.3亿元建成小(一)型平原水库,库容量达1000万立方米,为全县村村通自来水提供充足的水源。自2007年至今年5月,该县又拿出7885万元,铺设供水主支及村内管道2478公里,解决农村595个村庄30.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将达8071万元,共铺设主支及村内管道1812公里,将解决全县364个村庄19.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该县21支施工队伍正抓紧施工,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市级资金全部工程及县级自筹资金村外管网工程。
“以前用井水做饭,连豆子都煮不烂,现在用上了自来水干净、卫生,而且方便,不少村民今年置办了太阳能和洗衣机。 ”孙凤英感慨地说。 “自来水村村通以后,结束了农村群众肩挑、车拉井水的历史。广大农民建水冲式厕所、建沼气池的热潮正在兴起。 ”说起村村通自来水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该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感触颇深。□本报记者 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 宋立忠 孙洪亮 孟娟
新闻推荐
抓好四项工作 提升“幸福指数”,抓好四项工作 提升“幸福指数”
宁津讯 (孙久生 刘存卫 王猛)宁津县把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重大任务,在抓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同时,通过组织宣讲团深入各单位分头宣讲、在新闻媒体开设学习专栏等形式,真正...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