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讯 (立忠德泉光欣)8月27日,宁津县城蟋蟀市场内人来人往,买蟋蟀、卖蟋蟀的,蟋蟀经纪人、还有卖蟋蟀用品的,每天都会把市场围得水泄不通。天津客商马泽红说:“每年来宁津不光是被蟋蟀吸引,还有舌尖上的美味,除‘宁津三宝\’还有很多名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
宁津人文底蕴丰厚,各种地方小吃更多。如何盘活这些宝贵的资源变为实际收入?该县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美食与旅游互为依托,美食促旅游,旅游带美食”的思路,依托“杂技之乡”“蟋蟀之都”,打造“美食之城”。
该县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研究所挖掘特色文化搞创意策划。投资4亿元的中华美食小吃城项目,集中展示全县名吃的同时,把全国的名吃都吸引过来。 “走进宁津,品味天下”,形成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该县先后投资2.8亿元建成全国一流的文化艺术中心,设有蟋蟀文博馆、杂技文博馆、大刀记文博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书画院等10多个场馆,把宁津蟋蟀文化、杂技文化、剪纸文化、家具文化、文学艺术等地域特色展现其中,集中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投资5亿元的康宁湖杂技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公园建设内容包括湖面水上运动中心、假山、仿古建筑群、杂技演艺厅文化广场等,是宁津县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景观建设项目,一个具有江南美景的“水郡绿城、美食宁津”呼之即出。柴胡店镇投资1.8亿元,在尤集建起一座中华蟋蟀文化城已落成。该城采用仿古结构,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城内集蟋蟀捕捉、交易、游玩及商贸、食宿于一体,成为各种名吃聚集的繁华市场。
宁津把地方名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使三大地方名吃成为全省的名小吃,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可观。对此,长官包子的第六代传承人张民杰感受最大。长官包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做包子,鲜肉、葱姜调料、香油都是严格按比例调兑,就连肉的肥瘦比例也是讲究的。这一精细独特的制作工艺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来此品尝的客商就达几十万人次。
该县先后拿出上百万元,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把该县的几十种传统美食全部展现在文化节上,让本地与外地客商了解宁津、认识宁津、品味宁津。如今,宁津三大名吃分别入选“山东名小吃”和“山东老字号”外,在山东“好客休闲会”活动中,山东保店驴肉还入选 “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特色商品”,大柳面入围 “到山东不可不吃的100种美食”。今年1月至7月,宁津通过美食吸引和接待游客37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2亿元,其中美食占到四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刘希云)9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战士平带领调研组就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进行调研。战士平一行先后到宁津县、德城区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及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地进行调研。在听取市...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