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富
清晨,天际泛白,福宁河畔却早已热闹起来,舞剑练扇的,慢跑拉筋的,更有垂钓爱好者悠然的竖起钓竿……人们在水清树绿的围绕中,迎来崭新的一天,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然而在几年前,这样的场景却是难以想象。那时,5公里长的小河里,垃圾漂浮、臭气熏天,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而这,只是当时宁津县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一个缩影,更是深深困扰着各级领导的一块心病。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重大民生项目——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在2009年全面启动。
为了做好这项民生工程,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的建设局迅速行动,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调查论证、编制规划、组织招标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两个月后,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截至2011年底,宁津县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污水管网50多公里。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老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了100%,城市排水体制从雨污合流到雨污分流,结束了城区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历史。
随着污水管网体系的逐步完善,一泓清流注入福宁河,也流进了人们的心田,每一名城区居民都感受到了污水管网建设带来的好处。
今年初,宁津县编制了《宁津县南部新区排水规划》,计划在南部新区11条横向、14条纵向道路上建设排污管道配套主管道36公里,支管道30公里,进而实现整个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
2012年5月,南部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县建设局在总结老城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分段招标、集中施工”的方式,抓工期、抢进度,先后建成了新区德滨高速连接线、省道249线、大祁北路等10余条道路近13公里的污水管网工程,为整个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全面铺开打下了良好开端。
“南部新区未来要集中全县40%的工业企业,宁南河穿行而过,又紧靠康宁湖景区,一旦污染,后果不堪设想,污水管网建设必须要提前谋划,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管网工程建设负责人在谈到南部新区污水管网建设时这样说。
怀着对民生工程的高度责任感,建设局始终坚持“工程建设,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在各个环节上层层把关,逐项验收。“在管道基础处理及铺设过程中,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看似简单的工程,里面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差之毫厘,将谬以千里! ”负责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污水管网工程快速推进,工程建设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福宁河污水管网施工中,工程人员一连两个月,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中,顶着寒风开挖底槽;宁津新河管网工程中,在重要施工阶段,建设局一名副局长一连五天没有下过工地……类似这样的情况,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没有一个人喊过苦,叫过累。
严格的管理和对细节的苛求,是工程质量的最好保障;而良好的治污成效则是对工程人员的最高回报。自城区污水管网封闭运行以来,每天收集生活污水4万方,污水收集率达到98%以上,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圆满达成了预期效果和目标。
一条条污水管道没有光鲜的外表和崇高的形象,但它就像一座看不见的地下“长城”,默默守护者着城市的水质量,悄悄改善着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犹如绵绵细雨,润物无声!
新闻推荐
詹志芳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