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建设局按照“强化中心、构筑极点、内引外扩、东进南拓、合理分区、区域联动”的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水郡绿城”工作目标,以着眼民生、服务百姓为出发点,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三区联动”战略,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建设者们以铺设科学发展之路、建设美好幸福家园为己任,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使宁津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勾画出了一个和谐秀美的新宁津。
截止目前,全县城乡规划覆盖率100%,城镇化率达到36%以上;城市规划区面积34.4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7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2010年以来,累计完成旧城改造近160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8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率连续四年保持100%,连续四年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合格率100%。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市表彰,有五个单体工程获“市优质结构杯工程”,一项目获“市优工程”。文化艺术中心及广场、华府国际酒店共获四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泰山杯”。宁津县被列为全省“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县”,县人民银行住宅楼改造项目获“德州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称号。宁津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供热计量模拟运转,率先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城乡规划
精心设计,构建科学发展框架
规划对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地位,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县建设局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科学地谋划了新形势下宁津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宁津县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先后编制完成了《宁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宁津县产业园区产业规划》、《宁津县小城镇总体规划》、《宁津县村镇体系规划》、《宁津县社区规划》,宁津县城市道路、水系、排水等控制性规划,以及盐百购物中心、康宁湖公园、新城实验小学、新城中医院、美食苑、三岭会馆等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共计400多项,形成了集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于一体的更加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实现了城乡规划覆盖率100%的目标。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为宁津县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科学依据。
●城市经典
精雕细琢,演绎宁津崭新风貌
近年来,宁津县启动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有力促进了宁津经济社会发展。这其中,有展示宁津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艺术中心,有打造“水郡绿城”点睛之笔的福宁河休闲文化长廊、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有彰显宁津商贸及传统美食文化的华府国际酒店、盐百购物中心、三岭会馆、中华美味小吃城,有承载城市服务功能的客运中心、教育大厦、新城中医院、新城实验小学,还有世纪华府、阳光花园、御华庭、领秀城、天工花园、阳光巴厘岛等一批集节能、低碳、环保等元素为一体的高品味生活小区。
在这些项目建设中,无一不面临着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县建设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自我加压,攻坚克难,抢进度、抓安全、保质量,全面推动,不仅如期保质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而且在他们的精雕细琢下,打造出一大批优质工程、经典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展现了宁津城乡建设的新时代风貌。
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及广场、华府国际酒店两项工程共获主体、外装饰等四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泰山杯”。
●行业管理
科学管理,构建和谐建设环境
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建设行业持续发展重要保障。县建设局狠抓墙改节能,强化安全监管,全面推行招标代理,严格质量监控,取得显著效果,初步构建了和谐的城乡建设环境,使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狠抓墙改节能。从抓“禁实”入手,严抓重罚,强势推进,在节能工程施工管理、节能墙材推广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连番突破,初步实现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新建建筑节能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8.1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9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供热计量模拟运转,率先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县人民银行住宅楼改造项目获“德州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称号;宁津县被列为全省14个“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县”之一。
强化安全监管。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创建了一套具有宁津县县域特色的建筑施工“保姆式”安全管理模式,近五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成为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一大亮点。连续四年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合格率100%,其中,在2010年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宁津县6个受检项目25个单体工程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全市前所未有;先后有40多个在建项目荣获省、市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推行招标代理。积极推行招标委托代理机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招投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实际。建设项目招标备案率、国家投资项目招标率、公开招标项目公告率和中标结果公示率四项指标连续三年保持100%。近年来共完成150多个工程的招标任务,招投标总额近30亿元。
严格质量监控。在全市率先推行了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和农村社区工程质量监管“网格化”管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全县全面推广应用。宁津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市表彰;有五个单体工程获“市优质结构杯工程”,一项目获“市优工程”。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民生工程
福泽民生,构建城市幸福空间
宁津县以改善环境、保障民生为着眼点,加快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县建设局成立了专门的民生推进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高标准建设,高强度管理,先后实施了污水处理及水质净化、旧城改造、夜景亮化等十几项工程,切实解决了老百姓期盼的、迫切需求的实际问题。
污水处理及水质净化工程。先后建设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和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工程等,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新建配套污水管网40多公里,实现了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封闭运行和新城区污水管网的极速覆盖。目前,宁津县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95%以上。同时实施了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共改造沟渠8条总长近30公里,形成了“水至清,绿盈岸,人舒心,雨畅游”的河道景观。
旧城改造。建设局本着“以人为本、住户自愿和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原则,充分考虑搬迁户的特殊情况,在“阳光拆迁”的基础上,灵活、妥善地处理群众提出的问题,保障了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整个搬迁过程的和谐、平稳,无震荡。自2010年以来,宁津县已经累计完成旧城改造近160万平方米。
道路升级。完成了阳光大街、正阳路两条精品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对城区30余条总长近80公里的道路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建或改造排水管道120公里,城区排水设施总长达到198公里,基本实现了水、电、气、暖、通讯、绿化等设施全配套,新增主干道总长30公里,主干道总长达到90多公里,城区形成了“六纵四横”的道路骨架和“十纵九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奠定城市发展的基石。
夜景亮化。完成了阳光大街两侧及福宁河景观带夜景亮化工程,建筑物亮化面积10万平方米,福宁河亮化长度8000多米,夜景亮化工程点亮了城市夜空,填补了宁津城市“夜无可游”的空白,并满足了城区居民夜间文化、娱乐、休闲的需要。
住房保障。结合棚户区改造,采取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三房联建”模式,建设保障性住房86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棚改安置房3266套,配建廉租住房412余套、经济适用房740套,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新闻推荐
从11月1日开始,宁津县启动2012年度征兵体检工作,来自县直及各乡镇的应征适龄青年分批陆续在县人武部体检站内参加内、外科,五官,心理测试等身体检查。 耿东华摄...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