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在常发农机公司了解信贷需求情况徐建华 闵建凯 李其鹏 文/图
近年来,滕州农商银行以强农、富农、惠农为出发点,大力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到今年6月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25.57亿元,较年初增加1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5.47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53.5亿元,其中实体贷款投放43.5亿元,支持农户2万余户,支持涉农企业465户;累计缴纳各项税金6952万元,纳税地方留成额居全市纳税企业第6名,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把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
在柴胡店镇刘村的农村金融服务点上,笔者见到几位来这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村民。他们高兴地说:“现在银行开到我们家门口,太方便了。”这得益于滕州农商银行开展的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工程。近年来,该行推出了“农金通”服务项目,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了农民家门口。到目前,在偏远农村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点80个,惠及330多个村庄,覆盖36万偏远农村人口,使农民不出村就可以领取各种惠农补贴,办理存取款、缴费、查询、挂失等业务,极大方便了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积极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目前,累计安装存取款一体机、取款机和查询机150多台,自助设备网点覆盖率为90%。同时,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支付在内的电子银行产品服务体系,使部分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业务。
打造农民贷款绿色通道
在张汪支行信贷窗口前,笔者听到一位刚办完贷款的客户高兴地说:“评上信用户贷款就是方便,有了这个贷款证,用钱时到农商行签个字,就把钱打到我存折上了。”近年来,滕州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阳光信贷工程,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基础,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积极打造农民贷款的绿色通道。每年集中开展信用评定活动1-2次,集中评定时,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携带复印机、电脑等办公设备进村庄、进社区、进市场,上门对农户、个体工商户进行集中评级授信,做到程序透明、条件公开、标准统一。截至6月底,共评定信用村598个,信用户17886户。同时,全面推广贷款证、贷款上柜台,贷款证遵循“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农户凭贷款证、身份证到柜台直接办理。贷款方式的转变,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贷效率,建立起农民贷款的“绿色通道”。到今年6月底,累计发放贷款证16963个,授信25.6亿元。
按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
滕州农商银行把金融产品创新作为富民惠农的切入点,努力满足“三农”贷款需求。近年来,为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该行创新担保方式及支持途径,以农民土地流转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支持模式,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把全市228家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支持范围,以规模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作为贷款对象,积极进行授信,以土地附着物的经营收益权作为抵押物,给予低于同期贷款利率20%—40%的优惠政策。根据合作社创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减轻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短期偿还压力。西岗镇顺鑫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先后从农商行贷款830万元,流转土地2330亩,拥有大棚86个。累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发放贷款2.8亿元,支持社员户2890户。其中,发放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63笔、金额1.05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为支持涉农企业,该行积极推出动产质押贷款、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钢结构厂房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目前,该行累计发放贷款19亿元,支持了恒仁淀粉、大宗集团、常发农机等100多家涉农企业发展;为支持林业、畜牧业为切入点,与市林业局和畜牧局合作,相继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和“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以林农种植的用材林和养殖户的活体畜禽作为抵押,有效解决了林农和广大养殖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同时,该行先后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妇联、农机局等合作,陆续推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信用联盟贷款”、农机具补贴贷款等贷款品种,累计发放民生事业贷款3.8亿元,有效助推了我市民生事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