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文成)5月9日,宁津县组织收看全省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电视会议。
从会议上获悉,山东省将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识别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由2010年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提高到3000元,超过国家贫困标准700元。“十二五”期间省、市、县三级确定的7000个贫困村内的贫困户,按贫困发生率平均50%的比例识别,其余行政村,全省东、中、西部分别按贫困发生率平均3%、4%、5%的比例识别。
近年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基本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为进一步提高扶贫效果,实现***,山东省确定在全省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以“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原则,对全省所有行政村的贫困户全部进行识别。
综合考虑,山东省确定此次识别贫困人口的贫困标准,由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提高到3000元。据介绍,此次贫困标准的提高主要考虑到山东省原标准在东部沿海省份较低且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已普遍明显增长。
按照国家扶贫办的要求,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标准识别,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三者至少具备一个。
贫困户识别范围和规模确定为:7000个贫困村内的贫困户,按贫困发生率平均50%的比例识别,其余行政村,全省东、中、西部分别按贫困发生率平均3%、4%、5%的比例识别。因此次识别是以县为单位控制规模,因此贫困发生率是就整县而言,具体到各村应实事求是。
据悉,今年国家确定的贫困标准为2300元,按此标准,国家确定山东省2013年贫困人口为264万,在识别中,这部分贫困人口将被细分出来。高于省定标准的市仍按当地确定的标准进行识别。
后续,省定7000个贫困村及所属贫困户由省统一管理,省、市、县共同负责;其他村的贫困户由市、县、乡负责扶持,直至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范世兵)5月12日,县应急办组织县消防大队、教育局、医院等部门在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副县长李宏东、县政府党组成员范淑香参加。地震警报拉响后,学生们听从指挥,从教学楼里快...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