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宁津新闻 > 正文

峭壁上的岁月痕迹 ——寻访柴胡店镇罗汉山唐代摩崖石刻

来源:滕州日报 2014-11-10 23:56   https://www.yybnet.net/

罗汉山顶的摩崖石刻

记者节前夕,记者来到柴胡店镇采风,忽闻龙山村南的罗汉山山顶有一处唐代摩崖石刻,不禁心生向往,决定与同事一起一睹为快。

车子开到罗汉山山脚下,便没了路。收拾起背囊,准备徒步登顶。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段长百余米的斜坡,尽管路面均用石子垫平,但走起来仍十分费劲,需要把全身的重心前倾,脚尖点地才能走得平稳。待走到斜坡顶端,两腿隐约已经酸痛。

继续向上,待要精疲力尽时便看到了“观薛亭”,这座始建于10年前的亭子孤傲地伫立在山顶。低吼一声,奋力攀爬,这才可近观这座闻名遐迩的亭子。亭体四周,刻满了滕州名人的题词,有王学仲、杨斯德等。

“这只是罗汉山上的小风景而已,更美的还在后面。”随行的镇宣传科科长袁秀峰说道。

几经辗转,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顶南侧峭壁上的摩崖石刻终于浮现在眼前。石刻呈东西分布,东西长约25米,高3.5米,东部为罗汉、佛、菩萨雕像,浮雕共6窟,每窟宽60~100厘米不等,高60厘米,窟内刻有浮雕一佛二弟子,共计十八佛,均为站立式,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民间俗称“十八罗汉”,罗汉山也因此得名。

据专家考究得出,此石刻在早年曾被发现有“天宝”“太平兴国”等字样,基本可以断定初建时间为唐代,后经历朝修饰,方得现在震撼人心的作品。但由于此石刻长期置于野外,历经风吹日晒,阴刻画面及文字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部分;浮雕造像的头部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但主体保存完好。目前,罗汉山摩崖石刻被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列入修复保护计划。  

新闻推荐

柴胡店严防严控强化冬季治安防范

...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峭壁上的岁月痕迹 ——寻访柴胡店镇罗汉山唐代摩崖石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