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东
在德州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上,宁津县立足亲情优势,让本地特色与京津冀精准对接,成功签署4项合作协议,涵盖了家具、环保、新科技、人才等方面,不但将宁津县的家具产业等优势产业推介了出去,还进一步整合了宁津县在京津冀地区的人脉资源,实现了对该地区优质人才的引进。
宁津县签下的首个大单就是与中环国投控投集团合作的等离子垃圾气化发电项目。中环国投控引进德国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而宁津县的面积、人口则是该技术进行转化的最佳模版,完美的切合让双方一拍即合,很快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全国4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城市之一。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将投资5亿元,建设15条生产线,不但可以吃掉全县垃圾,年还可以发电150万千瓦时。项目通过技术处理不会产生传统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悪英、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并将垃圾利用率提高了40个百分点。在双方座谈过程中,宁津县发现在污水处理方面双方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下一步双方将在环保项目上进行深入的合作。
而能够与中环国投这一国企实现合作,与宁津县在京津冀老乡的积极奔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京津冀的1000多企业家为家乡提供信息、牵桥搭线,成为对接中最大的亲情优势。在这股优势的带动下,北京宁津商会应运而生,商会发起人、山东商会副会长、北京天亿金投资集团董事长孙浩天说:“以前想为家乡投资不知道如何作,现在建起商会,为我们服务家乡搭起了一个平台。 ”味道网创始人马万军说:“宁津正在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正好契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下周就回去考察,先在老家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 ”
在这些老乡的帮助下,一高档家具项目也将在宁津县家具产业园内落户。它对于提升全县家具档次,打造宁津家具知名品牌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宁津县在放大自身优势的同时,更是抓住了京津冀的优势,实现双方的精准对接。京津冀地区高校、研究所密集,人才优势突出,而这却是宁津的短腿。宁津县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为抓手,引进京津冀地区的高端人才为宁津发展助力。在此次推介活动中,宁津县与天津城建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协议,首个预混燃烧方式高效低排放燃气采暖炉产品开发项目已签约。除此之外,宁津县还与天津康巢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宁津县在科研、人才方面实现跨越。
宁津县放大亲情优势精准对接京津冀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引起了各级媒体的注意。连日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新华网、北京日报、大众网、德州日报、德州电视台等媒体对宁津县的招商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北京日报作为唯一可以进入中南海的城市报,对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毕志国进行了专访,详细介绍了宁津县特色,以及在对接京津冀中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众多媒体的报道,对推介宁津、提升宁津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宁津品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书强 王猛)近日,鑫达机械厂职工王晓伟拿到了自己进厂后的第一笔工资。“第一个月就领了3000多元,这多亏县里的免费培训。 ”王晓伟说。像王晓伟这样受益于“百千万实用人才培育工程”的有62...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