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宁津新闻 > 正文

走在金色的田野上 —— “十二五”期间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来源:滕州日报 2015-12-21 23:41   https://www.yybnet.net/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以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为抓手,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面加快“两区一试点”进程。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中国农村信息化领先地区”等称号。

记者 朱婷婷

隆冬时节,穿行在我市广袤的田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展现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一排排牛舍内的黄牛肥硕健壮,一座座大棚内蔬菜郁郁葱葱……到处都是一派勃勃生机的新景象。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以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为抓手,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面加快“两区一试点”进程。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中国农村信息化领先地区”等称号。

培植主导产业

提升产出水平

日前,记者来到柴胡店镇田间地头看到,由镇农技站、科委科协技术人员组成的帮扶对,对镇内冬小麦进行苗情普查,全面掌握小麦生长生产情况,并为农户加强农技指导,帮助他们做好麦田管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民以农业为根本,而农以粮食为根本。“十二五”期间,我市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围绕西南部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4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深入实施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等项目,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围绕北部精细蔬菜产业带,建设20万亩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区,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果菜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特色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全国菜用马铃薯行业风向标。围绕东部畜牧林果产业带,建设10万亩农牧循环示范区,通过培植壮大主导产业,标准化基地发展到7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50个,有效提升我市农业产出水平。

综合开发给力

农民增收提速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看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道相连,井泵房、机电管、相配套,涝能排、旱能灌”,一派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景象。

如今,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悄然改变着我市的路、田、林等基础设施面貌。近年来,我市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出发,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项目设计方案、项目施工方案等方面向社会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从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真正把土地治理项目区建设成新农村的示范点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聚宝盆”,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成为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的“助推器”。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土地得到改造提质,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收入稳步增加。“十二五”期间,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我市累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17个,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200万公斤,8.6万农民从中受益,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比项目实施前增加500多元,先后扶持壮大了十余家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就业人数600多人。

提高农机水平

促农持续发展

日前,在滕州市阳光农机服务合作社培训室,40多名农机手在认真听农机专家讲解机械原理、安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种地轻松多了,像播种、犁地等强劳力的活都被现代化农机具代替了。今年,我们合作社服务农田面积达2万多亩,年收入实现30多万元。”该合作社负责人龙振存如是说。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大力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水平,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发展适宜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大型复式环保节能机械装备,并主攻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力推进畜牧、林果、水产等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同时,积极稳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全市共检验拖拉机1.2万台,考发驾驶证2100本,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12家,连续26年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全市农机合作社达到122家,机械保有量5.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9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3%,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培植新型农业

提高经营水平

6月30日至7月1日,是在我市农村改革历程中,值得“标注”的日子。全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亲临滕州,与全省各地市的农业部门负责人交流试点经验、探讨下步方向,让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工作首次在全省“露脸”。

农村金融是我市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亮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我市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集中流转、全程托管、专业合作、龙头+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引导农民在“特色”和“高效”上做文章,创新建立农业产销新模式、财政支农新方式、农业投融资新服务、风险防范新措施等,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我市合作社发展到169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35家;规模经营耕地达到75万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8亿元。

新闻推荐

柴胡店明确各方责任 打造安全校园

...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走在金色的田野上 —— “十二五”期间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