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公娜 通讯员 刘国红
日前,在宁津县津城街道村纪检委员培训会现场,30名新上任的村纪检委员配戴上工作牌、领取了镇纪委发放的工作补贴,并聆听业务授课。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宪刚围绕“干什么”、“怎么干”的主题,向村纪检委员开展“一懂三会”培训,即:每一名村纪检委员都懂得自身的职责,熟悉相关事项的程序和应该监督的环节;会围绕村级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会协助上级纪委和村党支部开展廉政教育;会配合上级纪委对农村党员进行信访调查和纪律审查。
津城街道刘言村纪检委员刘恩喜说:“我能担任村纪检委员感觉是一种政治荣誉,一定要按规定履行职责,让群众心里亮堂,让村里干事顺当。 ”
2015年,宁津县纪委针对村级监督乏力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村级纪检委员工作模式,强化村级监督,打通纪检监察工作最后一公里。宁津县在村级设纪检委员,村纪检委员从原则性强、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党员中选任,经考察合格后,由乡镇纪委任命,并报县纪委备案。目前在村党支部成员中推选产生了村纪检委员432名,在普通党员中推选产生的纪律检查员58名,并统一制作颁发了工作牌。
为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宁津县纪委对村纪检委员队伍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张牌子亮身份”,为培训合格的村纪检委员制作工作牌,挂牌上岗;“一个公章抓监督”,在村里的财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资料上必须加盖村纪检委员的印章;“一套报表履职责”,村纪检委员每月向乡镇纪委书面报告重大事项,包括村务预公开事项、两委会议记录、信访苗头等;“一把钥匙管公开”,由纪检委员保存公开栏的钥匙,负责村务公开。真正发挥好纪检“哨兵”的作用,抓早抓小防腐败。津城街道洼赵村纪检委员王有起上任之后就严格监督了村里粮食直补、新农合筹资等工作,并把这些事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月向街道纪委汇报,现已经做了几十页的监督记录。
通过开展村级纪检委员管理工作模式,宁津县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纪检监察网络体系,自今年8月份以来,全县村纪检委员共上报廉情信息300多条,县纪委对其中反映的涉嫌干部违纪的98个问题展开调查,全年农村基层初信初访量较去年下降16.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公娜)2015年12月31日,省体育局副局长隋拥军一行来宁津县调研扶贫工作,县委副书记林春、县政府领导范淑香陪同。隋拥军一行先后到杜集镇王纸房村、刘双全村、郭庙村三个扶贫联系村实地调...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