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洁
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今天给村里的两个困难户修的新房子竣工了,村子里的人都去参观,尤其是两个贫困户看到自己以后可以住到这样宽敞的房子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又给乡亲解决了个大问题。 ”这是宁津县卫计局党组成员驻杜集后陈村第一书记李海峰在工作日志中的一段话。
陈书生、陈久合两个人是全村出了名的贫困户,生活非常困难,甚至连基本的吃、穿、住都无法保证,第一书记李海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平时他会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村子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补贴家用,同时积极与村委协调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2015年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2万元资金,给他们修建新房子。春节前,李海峰又跟单位协调,帮他们买了的米、面等必需品,他们含着热泪紧紧的握着李书记的手不住的道谢,“太感谢你们了,今年我们肯定能过个好年。 ”
与此同时,李海峰还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在单位的支持下,后陈村还修建了中心卫生室,配备了专业的大夫。 2015年8月20日他联系辖区卫生院,派出医务工作者组成义诊团队,共为200余名村民进行了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为全村30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事项在内的健康查体,减免费用6200余元。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宣传材料120余本,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另外,他表示会与单位协调,让这种义诊成为工作常态,争取每年都到村里给乡亲们看病。
想法通水通电、修桥修路,让乡亲们增产增收
后陈社区现有的耕地690亩中,有300余亩耕地因地理位置较远,没有供电线路,无法保障正常灌溉,耕地大多是“靠天吃饭”,水利设施滞后一直阻碍该村农业发展。为解决好这一难题,李海峰多次同村党支部书记一起实地考察,跑职能部门寻找出路。终于,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协调出部分电缆、线杆等电力设备,李海峰还将争取到的县卫计局2万元帮扶资金,也投到农田电力线路改造。这次电改共建立配电室一处,架设线路三路,共计2500米。 2014年又争取卫生局部分帮扶资金,进一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在原有废弃地、坑塘的基础上,利用地形地势建成蓄水池一处,剩余土方进行回填修整后耕地面积增加了10余亩。并修建了扬水站、铺设地下管道等基础水利设施,全部解决了群众农田灌溉难的问题,为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
另外,发挥后陈村耕地连片优势,14年10月份,组织全村70多户,组建农村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村民自愿入股、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模式,同泽丰良种合作,建立600余亩地济麦22繁育基地,今年小麦亩产1200斤,全村育种70万斤,泽丰种业以高于市价0.15元的价格回收,仅此一项为全村创收10万元。
李海峰,这个80后的年轻干部,到后陈村当“第一书记”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帮村里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他说:“驻村跟在局里坐班不一样,在村里干工作要“跑断腿、磨破嘴”,老百姓朴实善良,靠天吃饭,得想尽一切办法让乡亲们增产增收,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
日前,宁津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到柴胡店镇崔扬村,为这个村的40名村民培训腰鼓。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一进村,村民们便围着工作人员兴奋的说着:教练,可把你们盼来了,今天你们可得把俺们教会了再走......这只是宁津县文化馆春季培训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教授腰鼓以外,宁津县文化馆还将有计划的在各乡镇培训广场舞,为今年的广场舞大赛做准备。 记者 公娜 通讯员 宋艳丽 摄
新闻推荐
保店镇后高村将“红白喜事崇俭尚廉”纳入村规民约,保店镇后高村将“红白喜事崇俭尚廉”纳入村规民约
本报讯(记者 公娜 通讯员 张彬)3月26日一大早,保店镇后高村老少爷们坐在一起,由村支书主持讨论订立新的红白喜事章程。经过一上午的讨论,结合后高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红白喜事新章程。这个新章程突...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