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平,1963年出生,平原县人,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室,2004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原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齐鲁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匆忙纷繁、复杂多样,一方面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更充实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现代人活得更机械、更单调了。
在我看来,人们现在几乎无暇体会生命的悠闲、从容和平淡。如果我给这个时代作一个概括,那就是——忙、乱和浮躁。
而现代艺术领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时代特点和现代人的心态。不管是为人类提供安乐椅,还是提供苦涩剂的艺术家们,都在试图刺激现代人类的心灵,改变现代人类的麻木状态。
李广平该属于那一类制造精神产品的艺术家,我还不想先下定义,但是,我注意到他是在艺术生活中十分重视表达生命体的美感,生命状态的艺术家。他生活的质量如何,我未做考察,他的绘画作品,我以为颇有趣味和质量。他关注女性的美,关注女性生活中的丰富情态,关注闺房世界,实际上也是在关注一个细腻的、多情的、丰富的、温柔的人性世界。他绘画里那些性感、优美的女性人体,是生命的一大存在,是激活心灵感应、生命冲动的一大源泉,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都要面对这个真实世界。
是厌恶,是喜欢,是爱怜,是恐惧,是陶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无差别:这个柔美的世界,是生命世界整体的一半。
李广平感动于这个生命世界的一半,注目于这个给人们带来生命活力的一半,专注于她们的风情万种,感动于她们的语默动静,体现出一个有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对柔美女性世界的陶醉。在他眼中,女人决不是祸水,女人是花丛中一朵朵鲜活的花,女人是园林中一只只自在的鸟,那些伊人的小鸟,与缤纷的花朵,可以带给忙累的人群以无尽的心灵享受与视觉满足。在他的画中,女性美已经成为一种可以穿越时代隔阂的象征物,这些女性的生活背景经过画家的有限提示,但又不想做十分具体的限定。画家定焦女性人体美与女性情态美的表现似乎是想让这种生命的平常而又巨大的活力存在,往来活动于纸面上——我们的视觉空间与想象世界。画家为我们制造的虚幻的人工幻梦是某种既有本能冲动,又不是本能冲动的审美春梦。那些浓艳的色调,那些纤秀的笔线,那些青春的胴体,那些水一样的女性,几乎可以消解一切尘世的劳顿,给人以精神的消闲,画家细腻的感情,娴熟的表现,有几分“赤裸裸”,有几分 “艳俗”,但它们是真实的,对这种真实,我们至少应该给予尊重。其实对女性柔美世界的关注与表现,也是我们对同代人自身整体生命的关怀、欣赏与眷恋,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爱别人,不会关注别人的人也不会真正关心自己。
我一直以为,庸俗与通俗一纸之隔,然而雅俗判然李广平的新仕女画似庸俗而实通俗,似艳媚而实典丽,颇类于饮料中之清茶,或类于饮料中之可乐,颇有品啧的余地。当然,李广平的绘画也不能说不需要再锤炼,使其味升华只是有待于他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的积累与充实,他对文化认知与领悟的广博与精微,我以为他的画还可再纯化,他的绘画语言还可再大方,倘如此,他制造的温柔世界将更加具有魅力,更加令人忏倦。将更可能让观者在而对这些女性躯体的时候反照到自我的灵魂世界,反证出这个灵魂世界的净化的程度。
□梅墨生(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评论家)
玩赏·玩味
“玩赏”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典型的人生态度之一。不同于庸俗的玩乐或玩物丧志般的人格堕落,玩赏代表而富创造力的心态。它成为对美好事物的品鉴、玩味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的途径。
就艺术与创造者的关系而言,李广平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承继者,他的这些关于红粉佳丽的水墨画应征了这点。这是一些轻松、随意,没有任何使命感的画,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失传的生活的美丽,散发出浓郁的闲情逸致和古雅的情调。
饱满、慵懒的美人拥花而卧,或略显轻浮的在烟花柳巷中消磨时光、似乎唤起了我们在读《聊斋志异》或传统言情野史所获得的幻想,这可能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感觉,但从 “玩赏”的角度来看,值得反复玩味的诗情画意本身就奥妙无穷,也是艺术所能陶冶性情的本质所在。
从元代发展明清的文人艺术曾一度达到了中国艺术史的颠峰状态,但此后,这种艺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因为它与中国近代史的现实不相适。然而今天,李广平通过描绘那早已消逝的市井生活方式,不仅使我们感到怡情逸性,而且也复苏了这种艺术观在当代的意义。李广平的艺术显示了断裂的传统与当今的现实之间惊人的弥合性。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玩赏一下这种艺术可能是永恒的价值呢?
□高克斯(荷兰汉语言博士)
春梦了无痕
———李广平随笔
古今文士,有如椽大笔直写,吐胸中块垒一任云卷云舒者,如东坡居士;有放怀不羁,倜傥尽至者,如李白仙人;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亦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绝唱。皆是解衣磐礴,放怀高古,天人合一者所能为,此一类也。
又有浅吟低唱,委婉怨郁,清丽夺人者,有如纳兰容若,温庭筠、柳永之辈。盖情不能已,于段随机,自有一番感天悯人,极尽柔怜媚巧之能事,又一类也。
我生于北方大地,性属放旷一路,其修书法,直取大篆,如散石盘,毛公鼎;汉隶取法石门颂,礼器,好大王;魏晋则喜石门铭,张黑女墓诸碑,唐人则喜颜鲁公;算是碑学一路,取其朴茂大气,浑漭雄肆,与画乃然。即令所做水墨小品,亦求其沉郁。此时所做人物,内容多以古人为题,亦做仕女,只取其意,未见娇媚。
然近十年我的近作一改前风,多以仕女为题,设色堂皇富丽,妍厚姿媚,人物体态丰腴,慵懒娇憨,赏花、弈棋、观鸟、听琴、读书、风情万种,莫可名状。形态以裸体为表现,但古意盎然,只觉春风扑面,却无放荡淫邪。
此一情境,乃梦中之境,却非现实之境。古今所作仕女者,多取其闲雅、为其赏目,足以悦人。我所作仕女却不避时风,近人性,究其然、显其境、通其用、悟其灵、小题却想大做。画以古法为宗,亦取时尚,无非尽善美于画帧,取境而舍法也。
人惟一世,有壮激烈,取伟业者;有竭精虑,求富足者,我自感心性温厚,淡泊,近禅意,舍俗求,与书与画亦然,但求一隅,不做纷争,虽浅吟低唱,但不输才情。世事磨人,造一梦境,与人与己,岂不快哉。
新闻推荐
平原讯 (解桂颖 韩维新)近日,平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平原县志》 (1986—2008)由方志出版社出版,面向社会发行。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分别为该书题词,县委...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