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北望京津,南接齐鲁,历史悠久,地理优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上古时期,先民就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加之濒临京杭大运河,“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道路四达,通九省舟车,被誉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
由于地跨齐、赵,德州人既具有齐鲁“忠恕仁义”之美德,又有燕赵 “慷慨悲歌”之气概,朴实仁厚,豪侠仗义。历史上,英贤辈出,人文蔚兴,宛如璀璨群星,光照华夏历史文明的长河,其德业熠熠生辉,千秋不泯。
先秦时期
夏朝时,以善射闻名的后羿,作为有穷部落长,“因夏民以代夏政”。德州时为鬲氏国,创造了“鼎鬲文明”。 “禹疏九河,其五在德”——“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疏通的“九河”,有5条在今德州市境内。
春秋时期,齐国正卿、政治家、外交家晏婴,其封地即在今德州齐河;子游 (前506-? ),春秋末吴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今德州武城)。
战国时期,赵国丞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其封地在今德州武城;赵国上卿、军事家廉颇,为德州陵县人。
两汉时期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大师、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 (前179-前104),在德州下帷讲学,“三年不窥园”,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汉武帝时期,太中大夫、给事中、玄学大师、“滑稽之雄”东方朔(前154-前93),即今德州陵县人。
东汉时期,汉灵帝时,赵苞(2世纪)任辽西太守,抗击鲜卑,被追封“鄃侯”,为今德州武城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祢衡(173-198),即今德州临邑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刘备(161-223),蜀汉皇帝,曾任平原县令、平原国相(今德州平原县);崔琰(159-216),曹魏名士,初任袁绍幕僚,后仕曹操,今德州武城人。
北魏时期,崔宏(?-418),北魏大臣、司空、封白马公,今德州武城人;崔鸿(5-6世纪),古代著名史学家,著《十六国春秋》,今德州平原人。
隋唐时期
隋朝时期,窦建德(573-621),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北起义军),今德州武城人。
唐朝时期,崔义玄(586-656),唐初大臣、御史大夫,今德州武城人;孙伏伽(?-658),唐初大臣、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今德州武城人;颜真卿(709-785),唐朝大臣、书法家,唐玄宗时任平原太守,抗击安史叛乱;孟郊(751-841),中唐诗人,今存《游子吟》等诗500余首,今德州临邑人;崔胤(854-904),唐末大臣,四拜宰相,今德州武城人;李愚(? -935),后唐大臣、平章事(宰相),今德州庆云人。
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刘翰(919-990),宋初医学家,著有《开宝本草》,今德州宁津人;李之仪(? -1117),北宋词人、文学家,备受苏轼敬重,今德州庆云人。
南宋时期,吕颐浩 (1071-1139),南宋大臣,官至右相,封太师、秦国公,今德州乐陵人。
金朝时期,崔立(?-1234),金末大将,今德州德城区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德州地区被誉为“人文飚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出现了德州田氏、卢氏、李氏、程氏,平原董氏、张氏等一大批声名显赫、联翩登第的簪缨世家。
明朝时期,董伦(1324-1403),明初大臣、翰林学士,今德州武城人;葛守礼(? -1578),明初大臣,穆宗时任户部尚书,太子太保,今德州临邑人;邢侗(1551-1612),明代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今德州临邑人。
清朝时期,田雯(1635-1704),清初大臣、文学家,官至贵州巡抚,今德州德城区人;卢见曾(1690-1768)康熙朝大臣、文学家,今德州德城区人;卢荫溥(1760-1839),乾嘉时期军机大臣,今德州德城区人。
近现代
近代:韦逢甲(1796-1842),抗英将领,今德州齐河人;朱红灯(? -1899),义和团领袖,今德州齐河人;王金铭(1880-1912),辛亥革命将领,今德州武城人;尚云祥(1864-1937),近代武术大师,今德州乐陵人;马龙潭(1857-1940),近代爱国将领,今德州庆云人;宋哲元(1885-1940),近代抗日名将,今德州乐陵人。
现代:齐思和(1907-1980),现代历史学家,德州宁津人;时传祥(1915-1975),劳动模范,德州齐河人;王浩(1921-1995),世界科学巨匠,德州齐河人;邓广铭 (1908-1998),当代历史学家,德州临邑人;邓友梅(1931-),著名作家,德州平原人;任继愈(1916-2009);哲学家、著名学者、北京图书馆馆长,德州平原人;任继周(1924-),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德州平原人。 孙玉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冬晓通讯员 孙涛 刘金伟)“俺家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和以前的公路差不多宽,每次错车费很大劲。新修的村级柏油路基比以前宽了1米,既可预防雨水冲塌,又为大型农机具通行提供了便利。 ”日前,在...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