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俺们是看病不贵、行路不累、生活有补贴、养老也不愁了,看病买药价格更低了……”平原县腰站镇68岁的陈国栋细数起近几年来身边的变化,脸上写满幸福。
平原县在节省开支、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舍得在改善民生上“花大钱”。县领导说得好:为百姓“买”幸福的“真金白银”越多,群众的日子过得就越有滋味。
在群众“最急切”上动真格
10月18日早晨,家住平原县恩城镇西四街的村民杨春彦正在做早饭,他拧开水管,瞬间“哗哗哗……”一股清水喷涌而下。这在普通人看似平常的自来水,他却感到无比珍贵。因为自来水通到这里,标志着该县3个乡镇10.3万人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喝咸水、买水喝的历史。
恩城、王打卦、王杲铺3个乡镇处于马西高地,地下水质高氟、苦咸,不适合人畜饮用,多年来许多群众都是买水喝。能喝上甘甜可口的黄河水,成了群众最急切、最盼望的事情。近年来,该县建设了相家河水库,配套新建了3处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4万吨,使城乡21万群众喝上了甘甜清澈的黄河水,终结了城乡群众多年来喝苦咸水的历史。同时,该县积极探索推行了新型节水灌溉模式,将黄河水引到了田间地头,让4.5万亩农田用上了“田间自来水”。
在群众“最企盼”上动脑筋
笔者在平原县廉租房小区——温馨家园采访,65岁的居民王春容高兴地说,这里租金比市场价便宜200元,各项设施齐全。王春容腰腿都有残疾,独自抚养女儿,居无定所,生活贫困。这所廉租房,圆了她多年的梦想。
像王春容这样享受到廉租房实惠的困难户,在平原县共有1460户。
平原县财政薄弱,建设廉租住房国家、省虽有补助,但县里还需40%左右的配套资金,算下来建一套房子县财政就要付出13万元。但是该县认为:建廉租房,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值得!他们投资1亿多元,在县城的黄金地段,建设了温馨家园,解决460个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今年又建设了1000套保障性住房。
为了群众的企盼,该县还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县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对12处乡镇卫生院和445处农村卫生室进行规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受益群众150多万人次。 4年来,平原县累计发放救助金5772万元,救助城乡低保群众8.8万人次、五保老人5600人次、贫困大学生420多人次。
在群众“最受益”上勇创新
2005年以前,平原县教育不均衡,农村初中优秀教师相对递减与农村初中生进城就读逐年激增之间存在矛盾,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与农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逐年提高之间存在矛盾。
他们在统筹城乡教育方面,创造性地实施了初中进城工程,曾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争议话题。该县力排众议,投资3亿多元新建了平原三中、五中,扩建了县城 3处中学,如今,全县 1.6万名初中生全部进城就读,初中进城工程的后续效应已逐渐显现:初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全市后几位逐步跃进到全市前列;初中生的辍学率也由2004年的8%下降到 1%以内。初中进城工程使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销声匿迹。
为了均衡城乡教育,平原县从今年开始又大力实施了“小学还乡”工程,集中精力、财力积极推进乡镇小学楼房化建设,同时在师资、设施等条件上予以倾斜,让乡镇小学生也享受到了县城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周艳春 任俊莉 李静
新闻推荐
平原历史文化研究会——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