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讯 (金吉鑫 张家林 景禄 姚磊)平原县化工、造纸、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水、电、煤等能源消耗相对较高,生产工艺需要调整提升。为此,县里坚持“资源转化最大化、产品形成新型化、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围绕设备更新、技术提升、工艺循环,选择16家传统企业,实施了16个“零土地技改”项目,通过大幅节能,让它们穿上“轻装”,步入了“循环经济圈”。
到今年2月底,总投资5295万元的中化(平原)化工热化系统能量优化节能综合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2600多万元。县经信局局长蔡连武介绍说:这个项目属于典型的“零土地技改”项目,在不占用新土地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消耗、提升产品层次。主要采用背压式汽轮机组替代抽凝式汽轮机组、背压汽轮机组热功联产驱动鼓风机、高效节能泵替代传统低效能泵,增上溴化锂制冷机组、涡轮能量回收装置等设备43套,将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项目全部实施后,合成氨、尿素、脱碳、循环水等六大系统将实现能量优化,年可节约标准煤4.25万吨,年新增销售收入7062万元。
正大纸业是一家专门生产新闻用、无碳轻写等文化专用纸的重点企业,公司连年上马技改项目,全部为“车间内改造”,做到了“地不增、利倍增”。去年以来,该公司总投资4821万元,集中实施了蒸汽主管道、纸机通汽系统、纸机烘干系统、废纸脱墨浆系统改造4项技改,淘汰旧设备6台套,引进了美国KBC公司的制浆设备,使余热得到回用、纸浆得率有了提高。今年项目全部实施后,年可节约燃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5吨、二氧化碳7.4万吨。
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不增建、不加固任何厂房和构筑物的基础上,投资3350万元对燃煤锅炉及电机系统进行了 “大手术”。该公司新上1台流化床锅炉,顶替了4台低效高耗能燃煤锅炉;对功率在15千瓦以上的生产线电机、变频器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节电改造。一系列技改之后,实现了年节约燃煤1.8万吨,节电882万度,折合资金1829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碳4.09万吨。企业负责人张雷达说:“通过技改,企业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据介绍,该县16个“零土地技改”项目总投资5亿多元,通过科学规划全部在原车间内操作,节省土地3万平方米。改造结果非常明显:实现了煤、电、水的节约,同时,还把废渣、废汽、废水、废料等转化成了沼气、建材、蒸汽、电和天然气,年增加销售收入9亿多元。
平原县委书记马善军说,我们通过成功案例的辐射,积极引导企业建多层厂房、盘活闲置土地、在车间内部更换新装备、采用新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治理“三废”污染,增强企业转调的“内生动力”,提升内涵式发展。
新闻推荐
3月23日,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到平原县坊子乡小学参加爱心捐赠活动时,寄语小学生——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