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 夏津新闻 平原新闻 齐河新闻 临邑新闻 庆云新闻 宁津新闻 禹城新闻 乐陵新闻 武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德州市 > 平原新闻 > 正文

平原保护两通明“建寺碑”,平原保护两通明“建寺碑”

来源:德州日报 2012-05-02 17: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 孙玉海 通讯员 相子瑞 蔡连国)日前,平原县文化部门接群众举报,称该县前曹镇姚屯村南原古寺圈头寺的石碑被人推倒。接报后,县文化部门派专人会同县公安局3名同志紧急赶往现场查看,并及时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现石碑已被妥善安放。

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原来立着的石碑被推倒在地,碑帽与碑体分离,原立碑处有一深1.25米、宽1.5米、长约3米的土坑,坑旁有六轮农用车轧过的痕迹。据“三普”时文字记载,该处立有“增修圈头寺记”石碑一通,该碑下部碑体埋于地下,上面有碑帽。据当地村民称,地下有碑座。据此推断,很有可能碑座被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该碑立于大明万历二十三年 (1595),距今已有417年的历史。碑文记载了增修圈头寺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现场勘查中,工作人员还发现距离该碑左侧3米处,埋有另外一块石碑,碑体和碑帽与地上石碑大致相仿。鉴于该碑位于姚屯村外的洪沟河西岸河沿上,周围没有人家,不便于看护,很容易再次被盗,该县文物部门决定将两通石碑运回县里保护。两通石碑目前已被安全运送到县艺术中心集中保护。

两通石碑及其附件均为青石材质,“增修圏头寺记碑”碑体长2.1米、宽0.88米、厚0.38米,重约2吨,碑体正面刻有15行楷体大字,四周雕刻有纹饰,顶部为双龙图,两侧为青枝花卉图,底部为海浪图。碑帽高1.24米、宽0.93米、厚0.45米,碑阳刻有“大明重建碑记”6个大字。新发现的一通石碑碑体早已断裂,下部缺损。残碑从中部断为两截,对接后碑高1.69米、宽0.94米、厚0.34米,四周刻有简单纹饰,朝上一面刻有40行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人名。从史料记载看,该石碑应为功德碑,记载的是善男信女的名字。

◆相关链接

关于圈头寺

据史料记载,圈头寺位于前曹镇姚屯村村南、鸿沟河西岸 ,唐代建寺,明代重建,历史悠久,闻名四方。据传,两块大石碑分立于寺院山门两侧,其下均为石雕赑屃,从现有数字可以得知,两块石碑矗立时,高4米有余,十分雄伟。

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圈头寺在明万历二十三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维修、扩建。当时通过多方募捐筹资,增修了祖师殿、天王殿等大型建筑,规模明显扩大,寺院十分弘敞、壮丽。因此,碑文撰写者、当地举人孙应试,由衷地赞叹该寺 “大矣、广矣、邃矣”。此次扩修,耗时10年,奠定了圈头寺作为大寺院的规模。碑文内容展现了当时的地方官们对于寺院敦风厉俗、教化民众的赞扬和期许之情。从县志记载来看,万历乙酉年那次大修,使得圈头寺建筑维持了200多年。至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再次重修了大雄宝殿;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了千佛殿;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了伽蓝殿。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又增修了韦陀殿;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了天王殿。至此,清代这次大修历时50余年。此期间为该寺院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寺院香火十分旺盛,系县城东南域的一大胜景。此后,该寺院逐渐走向衰落。 民国至解放后,寺院逐渐被拆除。原址处只剩余两通寺院石碑。

新闻推荐

德州市“红十字博爱周”拉开序幕,德州市“红十字博爱周”拉开序幕

本报讯 (记者 徐冬晓 通讯员 宋占文)5月4日,平原县红十字会在县城组织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现场共采集造血干细胞118人份,拉开了德州市 “红十字博爱周”的序幕。5月8日是第65个 “世界红十字日”,5月8...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平原保护两通明“建寺碑”,平原保护两通明“建寺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