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艺术潜心绘画
李侠是平原县一名美术教师,48年前出生于坊子乡西坊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家里橱窗墙壁常常被他画得“面目全非”。班级、学校的黑板报成了他的阵地。高中毕业后,李侠如愿以偿地考入德州师专艺术系美术专业。
这些年来,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后,李侠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先后学习了国画、油画、工笔画等画种,专业老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潜心研究,其绘画水平日渐提高。
钻研手指玻璃画
一个偶然机会,李侠在朋友家看到一幅过时的工艺镜品画,因此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透明玻璃上用手指画国画、油画。
作画之初,由于玻璃画作画的技法上与纸上作画完全不同,加上玻璃表面特别光滑,画面经常会被颜料弄得一塌糊涂,为此李侠没少动脑筋。由于手指玻璃画比较少见,无师可拜,执着的李侠便把自己关在家里,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耐心研究指法技巧,有时一幅玻璃画要画上几天,最后还是觉得不满意。
为了绘好玻璃画,李侠花费两个月的工资买回一箱玻璃,反复练习手指玻璃画的指法、技巧以及颜料调和、色彩搭配等。经过两年多的刻苦“修炼”,李侠对手指玻璃画日渐精通。长2.4米、宽1.2米的手指玻璃画《走过沙漠是绿洲》,成为他的得意之作。
致力传承新技法
在李侠的画室里,陈列着几幅精美的手指画作品,或是清新俊逸的梅花,或是栩栩如生的虫鱼鸟兽,或是浩然壮阔的山水,每一幅作品都惟妙惟肖、独具匠心。
一幅名为《痴》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一尊透过阳光的双人拥抱雕塑。其颜色虽然单一,但要实现光线明暗程度的对比谈何容易。李侠告诉记者,他多次试着调配颜料,勾勒轮廓,画了3天才达到理想效果。正是这幅作品在平原县民俗文化艺术节上获奖。
李侠说:“手指玻璃画是一种很特别的表现技法,国内从事者寥寥无几。 ”目前,他已把手指玻璃画纳入课堂教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将这一独特技法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本报记者 井璐 纪晓 本报通讯员 相子瑞 蔡连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任俊莉 马格道)5月24日,平原县委组织部长刘在军为坊子乡大蔡社区小仓村63岁的老党员张全俊送去了3000元的特困救助金。老人激动地说:“我们虽然老了,可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们,从各方面给予帮助,让...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