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平原县采访,记者看到一座座节能建筑拔地而起。从旧楼改造到新楼建设,该县积极应用太阳能、地源热等可再生能源,一项项有关节能建筑的“战役”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政府拿钱改旧楼,让居民家中冬暖夏凉
炎炎夏日,绿色节能建筑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 7月19日,走进龙门街道办事处平安大街居民姚相彦家中,记者顿时感到清凉:“开空调了吧?真舒服啊。 ”姚相彦笑着说:“还不到时候呢。 ”他指了指墙上的温度计,显示只有27℃,而此时室外已是34℃。 “我这房子住了有10多年,过去一到夏天屋里就热得受不了。经过节能改造后,现在是冬暖夏凉。 ”姚相彦高兴地说。
在平原县,旧住宅楼大多是10年前建造的,没有任何节能措施,导致冬季燃煤采暖和夏季空调制冷能耗浪费严重。去年以来,该县编制了全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3年计划,投资1000多万元对13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
在县农业局家属院旧楼改造现场,一块公示牌非常醒目,上面详细记录了外围结构、采暖系统等多项节能改造内容。据测算,改造后的节能建筑比普通建筑采暖期每平方米可节约10至15公斤标煤,夏季每平方米可节电6度,建筑年可节能50%。
建新楼不搞歧视工程,廉租房节能与建筑同步设计
在北苑小区,刚入住一个月的居民吴洪亮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家参观。 “我住的虽然是廉租房,但是从设计到建设都是按照节能标准,跟商品楼没有差别。 ”吴洪亮介绍说。
新楼建设中,平原县不搞歧视工程,将廉租房、安置房与商品楼统一标准,屋顶和外墙统一安装B1级保温板,窗户统一使用导热系数低的塑钢中空双层玻璃,用料标准与商品楼完全一样,实现了节能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214万平方米节能楼房,17个农村社区和8个城市开发小区正在建设。
同时,该县还把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住户入住楼房时,可使用免费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或集热板,目前,统一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面积达 40万平方米。
不断开发新能源,“绿色”产业逐步壮大
农村社区供暖是困扰两区同建的一个难题,平原县试点推行节能高效供暖模式,实施农村社区集中供暖工程。
在魏庄社区,全省首个浅层地热回灌试点项目正加紧建设。该项目把出水井的热水作为热源输送至15栋楼406户居民家中,用于冬季取暖,然后经高压处理后将热水回灌至地下,实现了地热循环利用。
在西杨社区地源热泵系统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该系统通过利用地下120米以内的地下水源和土壤源的巨大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向楼房内提供热量,夏季提供冷量,一年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围绕 “绿色”建筑,今年该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建筑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整合三和管桩、五岳建材、三惠木塑等16家重点家居建材企业,建立了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名录;新增续建项目25个、新建项目9个、签约项目3个,产业由生产单一的轻型墙材、板材,延伸到稀土保温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碳纤维红外线加热管等领域。□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任俊莉 王芳
新闻推荐
防汛准备积极主动 河道水势平稳本报讯 (记者 刘臻 张志宁 通讯员 柳俊星)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德州市平原、武城、临邑、庆云、乐陵、夏津、陵县和运河经济开发区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截...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