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依法有序推进农民承包地流转提出了明确要求。 3月4日,记者深入到平原县坊子乡田间地头,向镇村干部群众了解当地土地流转的新经验、新做法。
土地流转,合作社当“红娘”
在东高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记者看到高标准建设的蔬菜大棚成方连片。今年50岁的张付山告诉我们:“我这个大棚长200米、宽14米,一年纯收益在10万元以上。 ”张付山不是东高村人,而是离此不远的任铺村人,去年,他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从东高村村民手中租到9亩多土地,建起大棚。
“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首先遇到的就是土地瓶颈问题,一个蔬菜大棚占地9亩多,而农民承包地分散、地块小,如果不搞土地流转,根本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坊子乡党委书记艾涛介绍。该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中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让土地流转、集中起来。
张付山就是中绿合作社的社员,当他需要土地时,可以向合作社提出申请,由合作社出面办理土地转租承包手续。
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西崔村蔬菜生产基地,44岁的崔玉友正在查看新育的葡萄苗长势。 “去年初,我和另一位农民承包了200多亩地,准备采用立体种植、循环套种的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已经投入150多万元。 ”老崔告诉记者。
“老崔能租到200多亩地,得益于乡政府制定的好政策。为鼓励种植大户承包土地,镇上对流转出的土地统一规划,在环乡路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在社区建设千亩蔬菜基地,并由镇政府出资修路、架电、打井,(下转A2版)
□本报记者 杨德林 见习记者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任俊莉 唐欣
新闻推荐
3月10日,平原县爱心志愿者协会20多名志愿者,把爱心人士捐赠的价值5000余元的1000本图书,送到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图书室。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图书。 李静摄...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