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讯 (金吉鑫 郝淑静)5月16日一早,平原县农业局长曲学文扎进腰站镇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察看病虫情况。他兴奋地说:“今年,全县小麦面积扩展到83.9万亩,比去年增2.8万亩。现在到了关键时期,我们组织百名农技服务员、千个科技示范户全部行动,对所有麦田实行无缝隙监测,确保夏粮实现‘十一连增\’。 ”
依托国家、省、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平原已连续3年从中尝到甜头。该县通过整合现代农业、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小型农田基本建设、宽幅精播、农技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涉农项目,用足用活高产创建、攻关示范等技术手段,提升粮食生产基础配套功能,取得粮食高产的新技术新经验,已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尽管如此,平原并不知足。该县副县长杨传智认为:“上级支农惠民项目扎堆下乡,农民种粮积极性也空前高涨,那我们政府及农业技术指导部门就要再下力气,通过技术指导和服务,深挖粮食增产潜力。 ”
今年,该县打破原来传统的农技服务模式,重新建起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为80余万亩小麦架起“互联网”。曲学文介绍:在县这一级,以农技总站为枢纽,统一调度、安排全县农技服务活动,并在县电视台开办农科天地栏目,根据农时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在乡这一级,配合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把原来13个乡(镇街)的农技服务站重新组合为6个农技推广区域站,所有农技员专门下乡从事农技指导工作;在村这一级,筛选设定了1000个有文化、种田多、有热心的科技示范户,县里为每户订阅了粮食生产教材和 《农业知识》等杂志,实施“1+20”工程,每个示范户都要在良种试验、技术指导等方面带动20个农户解决种粮技术问题。
该县用好 “互联网”,“并联”“串联”作用齐发挥,释放生产力。县农技总站站长张跃利举例说:最近几天,小麦正是养花、授粉、灌浆交叉进行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各种病虫害及干热风的盛发期,急需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对此,几天来百名农技服务员统一下乡、千个科技示范户全员上阵,每个地块都有人到场指导。腰站镇王双堂村种粮大户梁廷新是科技示范户,今年种了260亩小麦样板田,对小麦管理技术了如指掌。不但有村民常来请教,他还经常去联系户帮扶。
“麦收前如不发生意外天气,全县小麦产量将稳超去年的平均亩产538公斤。”曲学文说。
新闻推荐
平原农信社——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