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贫困没能磨灭他追梦的理想,12年寒窗苦读今朝梦圆,670分的高分把他送入名校,但5000元学费成难题——
7月23日,记者走进平原县恩城镇大北关村付浩的家,他正打算跟妈妈去玉米地里打除草剂。说起高考成绩,他说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也给了自己无比的自信,但一年5000元的学费,又让他和家人一筹莫展。
困境中,他坚持努力学习
付浩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着种地和打工维持一家人生计,日子原本还过得去。但9年前,付浩的爷爷得了糖尿病、脑血栓,而奶奶也有心脏病和关节炎,两位老人常年吃药,还需要专人照顾。 “虽然我父母一直勤勤恳恳,但每年挣的钱也仅够爷爷奶奶的医药费,从我上高中起爸妈就说给我攒学费,至今也没攒下。 ”说起父母的辛劳和家中的困境,一直自信阳光的付浩略显忧伤。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动摇付浩努力学习的信念,他始终比别人更用功。在平原三中念初中时,他每天5点起床背单词,在德州一中念高中时,每晚当别人休息时,他还要坚持多学习1小时。
省吃俭用,鸡蛋成了“奢侈品”
一个鸡蛋一元钱,而在付浩眼里,这成了高消费。为节约开支,高中3年,他一直都吃食堂最便宜的饭菜,冬天几乎顿顿大白菜。唯一改善伙食的机会就是每月放假回家时,奶奶总是把攒下的 20多个鸡蛋煮好让他带回学校,每次他都是吃几个解解馋,剩下的全分给周围的同学。用他的话说,分享永远比独享更快乐。
大学通知书已到,学费仍无着落
考上大学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但这喜事也愁坏了付浩的父母,因为他们至今没攒够儿子的学费。
“其实在孩子高考前我就开始找亲朋好友借钱,但还是没凑够,看着儿子的大学通知书就觉得自己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付浩的爸爸一脸无奈地说。
目前,付浩已经收到了天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5000元学费还没有着落。
□本报记者 徐冬晓 见习记者 马乐 本报通讯员 任俊莉
新闻推荐
平原县长河豪门新型墙材项目,由山东长河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兴建,生产具有保温隔热、质轻、节能、抗震、节约能源等特点的新型墙材。项目于2013年2月开工,预计2015年5月竣工。项目一期建设循...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