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煤化工追求内涵式发展,通过技改推动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改造、升级,实现技改项目库信息化、常态化,形成 “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机制,释放产能 “裂变”活力,打造平原县煤化工产业 “航母”。
本报讯 (记者 张娜 通讯员 田甜甜)今年前三季度,阳煤化工公司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9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25个。数亿资金涌入,顶级设备投放,技术改造快速升级,政府财政增收……短短一年多时间,阳煤化工发生了令人惊异的 “裂变”。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生产尿素7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0.6%;利税7206万元,同比增长2.1%;利润5500万元,同比增长0.5%;上缴税金2685.9万元,同比增长33.9%。
公司前三个季度的高效业绩是阳煤化工以工业技改投资增强产能提速的精彩诠释。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而增加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就是保证企业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最佳实现途径。 ”副县长于建华说。
今后,公司将实现技改项目库信息化、常态化,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机制,并建立完善了工业技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竣工验收、效益评估等制度,及时掌握技改项目进度,促进项目达产达效。
为了从根本上盘活闲置资产,提高闲置资产的最大利用率,阳煤平原化工拟对全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投资10.5亿元对氨醇装置进行节能升级改造:新建一套30万吨/年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配套建设30万吨/年变换、30万吨/年低温甲醇洗净、液氮洗装置进行气体净化及精制。精制后气体分两路,一路气体去新建20万吨/年低压氨合成装置,配套恢复一厂4#尿素,增加尿素产量30万吨/年。另一路气体去一厂老装置氨合成工序,替代能耗高、安全距离不足的UGI炉、净化及精制等老装置。
该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年,改造后吨尿素完全成本可较目前下降170元左右,年效益预计实现1.04亿元。通过改造,年产52万吨尿素的生产成本较现有装置大幅降低,约占装置产能的40%,实现阳煤平原化工老装置本质升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合理调整动力结构,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铁运进煤75.18万吨,预计全年铁路进煤110万吨,短途转运费495万元。年产尿素100万吨,通过铁路运输50万吨,短途转运费500万元。以上两项每年短途转运费约995万元。
在此基础上,公司拟投资6000万元建设阳煤平原铁路专用线,起点在赵家湾村西侧,终点在阳煤平原一厂二期北侧。铁路线中间分为两条支线,货运一线全长1050米,货运二线全长550米。货运一线与货运二线铁轨中心间距34.7米。铁路线建成后,不仅可以节约50%的短途转运费,改为人工卸车后,还能降低煤炭出沫率5%,降低成本约1196万元,综合效益每年约1464万元。
在完成年产30万吨氨醇生产装置升级改造节能项目的同时,公司抓住机遇增上先进大型气化装置,引进先进洁净加压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计划在2015年建设 “45.80”项目(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实现设备的以新带老,实现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转型发展。
“45.80”项目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制取半水煤气,用来生产合成氨,然后加工生产尿素。老厂原系统中的固定床间歇气化制合成氨装置由于设备老化、能耗高,在本项目实施后可停运。该项目总投资为3.2亿元,建成投产后可为企业年增利润总额3.7亿元,项目获得的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15.47%,单位尿素产品成本为1569元∕吨。
近年来,阳煤化工追求内涵式发展,通过技改推动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改造、升级,铸就产能提速 “奇迹”,打造煤化工产业 “航母”。
2014年,公司将投资12亿元进行26项技改,但更注重环保节能及提高功效,其中,投资10亿元,进行23个技改项目,投资6000万元新建1个项目,投资5670万元新建2个环保项目。
新闻推荐
姚刚 任金利 张松平原县卫生局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创新发展思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魂,以道德建设为根,实现了平原县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健康指数持续提高的和谐卫生新跨越。“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红十字...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