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怀明 通讯员 张秀芝 张静 张翠翠)
镇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标,2014年,平原这项指标被不断刷新,至11月底,全县9个乡镇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5个乡镇超过了3000万元。这一年,平原乡镇也在国家省市强镇排名中,跨入先进方阵。龙门街道被评 “国家级生态镇”,恩城镇跻身 “全国重点镇”行列。
财政体量在增大,经济结构在变优,这是2014年平原镇域经济的 “新常态”。经过一年发展,龙门街道加速逼近 “亿元”财税目标,据统计,到目前,办事处财税收入达到9011万元,超全年任务800万元,总量居全县首位。
龙门财税 “跳龙门”的动力,既有骨干支撑,又有群众效应。2014年,办事处海藻糖、欧拉德新型建材等骨干项目竣工投产,壮大了重点税源;民营园区、军仓创业园和项目工业园区,三大园区齐头并进,壮大了小微企业群体,拓展了税收增长点。
从一个农业大镇向一个工业强镇转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张华镇探索出一条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之路。从史丹利 “一企独大”,到史丹利、嘉施利、润华塑编 “一条龙”发展,张华镇硬是从全国化肥产业布局中增设了一个 “张华路口”。
嘉施利复合肥从落户平原之始,就不断刷新平原乃至全市项目建设的纪录,创造了同行业项目建设史上的多个第一,一期工程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9月,至目前,公司纳税达到490多万元,开工半年就跨入平原 “大企业俱乐部”。
张华镇在大上项目中享受到了 “红利”,也深挖了潜力。目前,该镇在建或将新建大项目有史丹利三期,嘉施利二期及益盐堂项目,通益水产市场项目、康元医药项目等,有了这些大项目,该镇镇域经济发展底气更足。
“平原镇域经济迅速发展,有两大引擎,一是抓牢了1515工程,做强现有企业,做优了存量;二是抓实了对外合作,推进项目建设,做大了增量。”县委常委、副县长谷举族分析说。
2014年,平原镇域经济基础更加厚实:一批 “乡镇企业”通过续上项目、科技创新、上市融资等模式, “变着法”地转型发展,税收贡献能力倍增;一批 “新建项目”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实景,成为镇域经济新的骨干财源。
至目前,坊子乡税收达到3660万元,是2011年的2.44倍,实现了 “三年倍增”。坊子财政发酵壮大,原有企业做大做强是主力。信达化工通过对外合作,实现长足发展,今年7月,公司登录 “新三板”,成为全市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至目前,公司实现税收900万元。
靠联化科技、盛原服装 “两驾马车”,近年来,前曹经济实现转档升级。联化科技是平原县以资质换合作的典范,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的绿色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盛原服装立足打造中国乃于亚洲最大的梭织户外服装企业,继去年底,成功收购澳大利亚本土品牌 “利普柯尔”后,今年,又新上了软式垒球项目。
今年,恩城镇迎来三件喜事,一是成功跻身 “全国重点镇”,融入了全国镇域发展主流;二是协和太阳能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山东省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0兆瓦,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1.664万吨。三是高森公司与制罐行业龙头企业福建福贞集团合作,新上新型饮料罐项目,目前,项目已投产,正为王老吉公司生产一批饮料罐。
新闻推荐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新机遇,平原顺时应势锁定电子商务这块蛋糕,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商,突破传统营销生产模式,打造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引擎。近年来,平原县企业、群众多维度发力,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催生出...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