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国成平原县首例眼角膜无偿捐献者眼角膜经检验合格后,将会立即移植给需要的患者。“回报社会,为社会做最后一件有用的事,也把光明留给他人,帮我看世界”是郝建国的遗愿。
本报讯 在与癌症抗争四年之后,45岁的郝建国决定,离世后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希望留下光明给他人。12月15日,郝建国因病去世后,成功实现了眼角膜捐献。据了解,郝建国是平原县首例眼角膜无偿捐献者。
郝建国现年45岁,独身一人,于2011年查出患有贲门癌,当时治病花费10余万元,今年又检查出患有肺癌,在家维持治疗。在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后,他向家人表达了自己志愿无偿捐献眼角膜的心愿。今年9月26日,郝建国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县红十字会办公室申请捐献眼角膜,委托其哥哥郝庆社作为执行人,并在承诺书上签字。
12月15日上午7时,郝建国因病去世后,他的家人遵照他的生前遗愿,及时与市、县红十字会联系,协调山东省红十字会眼科医院的两位医生及时赶到他的家前曹镇贾庄村,成功实施了眼角膜摘取手术。据省红十字会眼科医院的张镜宇医生介绍,郝建国无偿捐献出的眼角膜经检测合格后,将会立即移植给需要的患者。
12月24日,县卫生局副局长郭红梅来到前曹镇贾庄村郝建国家中,代表市、县红十字会向郝建国家属颁发了无偿捐献眼角膜的荣誉证书及奖杯,并为他们送去了大米、花生油、面条等生活用品及慰问金2000元。
据其哥哥介绍,因家境贫寒,郝建国享受着低保,日常生活和患病期间,县、乡、村里的有关部门均给予了关怀和帮助,他说“国家对我这么好,我没什么可以回报,只有无偿捐献眼角膜,为社会做出最后一件有用的事”,也希望把“光明留给他人,帮我看世界”。
郝建国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生命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彰显了生命的意义,而他的生命也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他人身上延续,让大爱洒满人间。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市民公益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不断增强,平原县目前志愿者登记2例,成功进行眼角膜捐献1例。郝建国的博爱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无数人,也将有力助推平原县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雷令飞 张秀芝)
新闻推荐
平原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成效显,平原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成效显
本报讯 2014年,人民银行平原县支行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充分发挥央行的引导作用,积极督促引导辖内各银行机构服从和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用足、用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有...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