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从把家里的承包地租出后,老伴儿和儿子都出去打工了,爷儿俩的工资加上地里的租金,一年下来能挣好几万呢。”前曹镇的李大娘述说着土地新政策带来的“收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土地乃农业之本。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加之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昔日被视为命根子的土地成了部分农民眼中的“鸡肋”。为了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2009年5月份,前曹镇建立了平原县益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通过实行三种土地托管模式,组建五类专业服务队伍,促进土地流转。目前,托管农户已达2500多户,托管面积3万余亩,承租土地900多亩,使1万多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
土地流转解除了广大拆迁群众种地的后顾之忧,让村民完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桃园街道办事处寇坊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春安,通过多方调研参观、因势利导,成立了宏发农机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已吸收社员129户,合作社土地流转5000多亩,每亩带动农民群众增收150-200元。订单作业面积3万余亩,全年服务农户3000余户,社员平均纯收入1.5万元。
日前,王杲铺镇杜庄村的村民个个喜笑颜开,该村通过采取“统筹规划,分户承建”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了蔬菜大棚发展。全村70户、258口人,农户间自发流转土地150余亩,建设大棚107个,户均1.53个。平均每个大棚年创经济效益4万元,仅蔬菜生产一项年可实现人均纯收入16500元,户均纯收入60000余元。
近年来,平原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组织领导、稳定工作队伍、规范流转程序、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69万亩,比去年增长6.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15%;涉及农户4.0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40%。其中:转包18.26万亩,出租7.78万亩,互换7.48万亩,转让0.07万亩,股份合作0.09万亩。
平原县在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定期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帮助协商供求双方的流转价格,监督兑现流转价款,调解土地承包纠纷,帮助双方评估土地流转收益,指导合同签订、鉴证。目前,全县共规范土地流转合同25001份,涉及流转土地18.5万亩。
在种植、养殖业比较发达的乡镇,农户在乡村科技带头人带动下,积极与本村或临村农户协商,自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王打卦镇北侯村有多年的西瓜种植历史,在农民刘金水的带领下,种植西瓜面积达到1000多亩,其中有550多亩土地是农户与本村或邻村农户流转。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带动土地流转。桃园办事处引进的天津德瑞特黄瓜育种公司,在后迟村建立500亩黄瓜育种项目,每亩效益超过6000元,是种植粮食作物的4-6倍,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盈利”。
(实习记者 石可 通讯员 王红梅)
新闻推荐
平原“产业专家”担纲“科技顾问”,平原“产业专家”担纲“科技顾问”
纵观现代企业竞争,外在比拼的是规模、管理、营销和科技,内在比拼的却是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之魂,是推进 “科技兴企”战略的软件保障。近年来,由国内知名专家担纲、或加盟的科技型项目,成为平原对外...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