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朗的声音,硬朗的身板,与记者聊起天来底气十足……这就是本报忠实读者——58岁的王延宝。
“我是齐河县焦庙镇的一名中学高级教师,饭后茶余喜欢看看书、读读报,看到咱们的健康版办的特别好,正在倡导幸福德州建设,就想把自己养生的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延宝笑着说,自己的养生体验,要从2006年那次体检说起。体检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医生告诫,一定要改变生活习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体检结果后,王延宝痛下决心,当即买了一些与健康有关的书籍,开始自己学习养生。在与记者聊天过程中,他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中医养生几个方面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可以和其他读者共同分享。
每天吃油别超过25克
王延宝介绍,为能随时测量自己的血压,他专门买了血压计;每天按健康饮食标准,合理安排生活,每天25克油,5克盐,少吃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走和慢跑5公里,保持良好心情。一年多时间,持之以恒,身体的不适逐渐消失,一些指标趋于正常。
王延宝告诉记者,如今,他特别关注健康方面的知识,经常把感兴趣的写下来,融入生活之中。五年来,总共写了40万字的健康生活笔记,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专门记录下来,不断研究,亲身体会,逐渐地学会健康地去生活。
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水果
人们都认为有病应该吃药,也需要吃药。可是,老百姓也经常讲 “是药三分毒”,吃药的同时会破坏营养细胞,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们只有给身体足够的养料,营养细胞,新陈代谢,才能不生病。想要健康的生活,王延宝建议,每天都要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俗语常说 “一天一苹果,医生不找我”。另外,其他可选的水果有:生津润燥、清热止渴的梨;健脾止咳止血的柿子;养血安神的大枣等。
运动是治慢病的最好方法
要健康一定要适当运动。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要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却很难。 “我现在每天坚持5公里快走与慢跑。”王延宝表示,根据人的生物钟,下午3点至9点是身体锻炼的黄金时间。晚上7点左右,除非恶劣天气,天天如此。他坚持了半年多,身体由90公斤减到80公斤。 王延宝深有感触:“我做到了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每天晚上不走一走就像一天没过去。现在我尝到了快步慢跑的甜头, ‘三高\’指标慢慢都下降了。”他的一些同事也纷纷效仿,大家还都由衷地称他为 “运动健将”。
随着身体的好转,王延宝还开始学习一些运动治病的 “方子” 。例如,“十点十分走”治疗颈椎病 (两手侧手举像针表十点十分的样子),每天200步,一周就有所好转;消化不良,可扭着走;做下蹲运动治疗关节、腰腿疼等病。 “运动治疗慢性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王延宝强调,走路可以使脂肪减少,肌肉丰满,走路每周5次, 30分钟以上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采访结束后,王延宝说: “应该建议大家在业余时间多学习一些健康知识,这既是健体强身的好事,又能利国利民,大家都应该为了健康动起来。”
□本报记者 董珊珊 实习生 李晓菲
新闻推荐
齐河讯 (冯晓清 庄伟)近日,齐河县工商局接到一农民投诉,称自己在某农资商店购买的水泥柱子折了50多根,导致大棚内即将上市的西红柿损失严重,但这家农资商店拒绝赔偿自己的损失。工商局执法人员赶到齐河...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