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讯 (王小燕 任青梅)“目前你的眼角膜适应情况良好。 ”4月10日上午,医生给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的王先生做了复查。据了解,王先生于3月24日在省红十字会眼科医院接受的手术,医生将他大面积溃疡的眼角膜去除,把健康的眼角膜移植到他眼中。两天后,另一名患者江女士也顺利实施了眼角膜移植手术。
“谢谢,太谢谢了! ”王先生的感谢,不仅是谢医生,更有对眼角膜主人的感激。
这对眼角膜的主人是齐河县潘店镇张楼村的老党员张振元,他于3月23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按照他自愿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儿女们很快与当地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市、县红十字会领导和山东省红十字会眼科医院医生及时赶到,成功摘取了张振元的眼角膜,完成了他的遗愿。
“我愿将身上有用的器官 (如角膜等)捐献给最需要的人,以此作为我最后一笔 ‘特殊\’党费。 ”这是张振元老人生前在自愿捐献眼角膜报告上写下的话。
张振元今年63岁,他1968年参军,次年9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已有43年党龄。曾任潘店镇张楼村的大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谈起张振元,村民们的评价是他在任7年,勤勤恳恳、无私奉献;退休后,仍发挥着老党员的带头作用,经常带领老党员给村民义务服务。每当人们称赞张振元时,他总是很谦虚地说:“虽然我不能为社会做大的贡献,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也是我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
2011年7月1日,老人便签下了自愿捐献眼角膜的申请书。老人的儿子张宗军向我们讲述了原委:“我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老人,生前时常要我打听怎样捐献眼角膜,我知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用自己的眼角膜去拯救那些看不见光明的人。开始时我曾经犹豫过,毕竟家里人的想法不同,我不能作不孝之人啊,私下我又和母亲商量,既然父亲有这种想法,我们做晚辈的就应该满足他,况且这是为社会献爱心的举动,我们全家应该支持……”最后张宗军同意父亲签下了自愿捐献眼角膜的申请书,并亲自将父亲的捐献报告交到镇上,还联系了齐河县红十字会进行了登记。
据了解,张振元是德州市第四例眼角膜志愿捐献成功者。全国每年平均有200万人需要做眼角膜手术,但因为供体量太少,只有5000人能做手术。捐献者的眼角膜摘取后,最多可以为5人做眼角膜医治手术。张振元用最朴实的行为诠释了一名老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
新闻推荐
米、面、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则是重要的民心工程。为此,德州市粮食局积极开展放心粮油工程。4月30日下午2时,正值最清闲的午后,前来运河便民市场顺发放心粮油店买东西的顾客...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