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代军 通讯员 郑军 石勇)“单产比去年增加5.3公斤,超过全市单产增长幅度。 ”日前,市农业部门公布全市小麦单产数据,齐河高产创建工作再创佳绩。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核心区的高产攻关,而技术集成则是我们高产攻关的主要经验。 ”齐河县副县长石连革说。
在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中,齐河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每个乡镇建立一处十亩高产攻关田、一处百亩高产示范片、一处千亩乡镇长指挥田、一处万亩高产示范方,开展高产攻关、新品种展示及新技术示范。
该县在10万亩核心区内实行技术人员包乡、包村责任制,每个示范片确立1名技术负责人,抓好秸秆还田、深耕、测土配方施肥、良种供应、宽幅精量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病虫害统防统治“八统一”,使关键技术落实率达到100%。
在齐河农业局局长崔洪亮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县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名单,10名成员中高级农艺师就有7位,这在一个县级农业局并不常见。 “我们专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让其充分掌握小麦生产的先进技术,推进关键技术由点到面全面开花,将科技在粮食高产创建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崔洪亮介绍。
他们一方面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知名教授,常年担任粮食生产技术顾问;另一方面组建了61人的农技队伍,每个乡镇配备了不少于10人的农技推广队伍,示范区每村选择了10个科技示范户,形成“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该县还成立由12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农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讲师团”,组织开展了千村万户农民培训工程,对乡技术人员、村科技带头户、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自2010年以来,累计培训群众10万多人次。
引进的不止最先进的种植技术,还有当前最先进的小麦良种。近年来,齐河先后引进济麦22号、良星99等8个小麦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其中10万亩核心区小麦统一种植了高产优质品种——济麦22,其他各示范区也实现了品种的统一。
“今年我用的是济麦22,这个品种抗倒、抗寒、抗病、抗干热风,分蘖成穗率高,高产稳产,今年亩产达到635.6公斤。”焦庙镇周庄村村民马希勇说起今年的产量格外高兴。
该县还加大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程度,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有效推动了小麦深耕、秸秆还田、宽幅精播、病虫害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等增产关键技术的落实。
“我们将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推广小麦增产配套措施,争取小麦生产再创新高。 ”齐河县县长孟令兴说。
新闻推荐
吴翠云在齐河调研社区警务工作时强调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