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根 通讯员 郑军 陈燕华)一个巨大的抓斗从垃圾池内缓慢地将垃圾抓起,把它们投入焚烧炉,炉内高温迅速将垃圾烤干焚烧。 7月23日,在齐河县齐鸿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负责人魏连木指着正在大口“吞食”垃圾的现代化焚烧设备,自豪地对记者说:“焚烧让齐河的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公害处理。 ”
面对城市日益增长的垃圾量,齐河与福建省鸿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以BOT形式在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主要建设两条日处理100吨生活垃圾生产线。该厂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采用国内先进的双回路热解焚烧处理工艺,不需添加任何助燃剂,不需分捡,原垃圾进炉,所排放烟气全部经活性炭脱毒处理,并由环保部门全天候实时监控。
“更主要的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可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残渣可用来制作建材,这样既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魏连木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垃圾焚烧过程中,每小时可产生10至13吨蒸汽,一天24小时运行,每天可产生240至300吨蒸汽。每吨蒸汽可转换成65℃以上的热水,直接销往周边所需企业,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目前,该厂处于试运营阶段,主要处理齐河县城区、黄河国际生态城、县经济开发区及晏城街道办事处、表白寺镇等部分城乡生活垃圾,日收集垃圾量平均80吨。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
垃圾“火”中淘金,是齐河发展循环经济的最新实践。在企业自身和企业之间搭建“循环链”,让工业“绿”起来,是齐河的“拿手好戏”。在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副总经理张文勇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废弃物资源化的“闭路循环”:以精煤炼焦,将生产焦炭产生的煤气和煤焦油进行深加工生产炭黑,再将产生的废气回收用于焦炉炼焦,置换出的二次煤气用于热电联产。同时,以焦炉煤气为燃料,生产对甲基苯酚、山梨酸(钾)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了煤气价值利用最大化。
“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中,既不能一味地强调生态保护而牺牲发展,又不能因为发展方式落后而放弃对生态的保护。 ”齐河县委书记魏洪祥说。近年来,齐河县委、县政府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美市战略,认真审视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确立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循环发展大框架,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
目前,齐河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引进项目20余个,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壮大了产业群体,而且将有效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成为支撑该县经济发展新的生力军。
新闻推荐
7月30日至8月1日,德州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县市区出现灾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创先争优。城区乡村、田间地头,处处闪动着党员的身影。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德州市各级...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