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刚 石勇
2月3日,齐河县首部本土贺岁片《有钱没钱,结婚过年》在该县黄河明珠大酒店举行首映仪式,来自全县的近400名观众到场观看。 “这是第一部当地人编、当地人演,实景拍摄的电影,很新鲜。”观众对影片一致说好。
回忆起拍摄过程,编剧兼导演、齐河县焦庙镇村官李元兴,向笔者讲起了影片的幕后故事。
“一条香烟‘熏\’出的电影剧本”
2012年12月12日,李元兴跟好友赵磊一起吃饭。饭后,李元兴骑车回家。看着路边拔地而起的高楼,他想到,买房一直是大学生毕业后的最大难题。何不写一部电影,摆一摆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毕竟自己是学影视表演专业的。
有了这个想法,第二天一早,李元兴就跑去告诉了赵磊,两人一拍即合,约定赶在2013年春节前放映。
接下来,李元兴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他一个人躲在家里,连续三天没有休息。幸亏他提前备下一条香烟,困得实在受不了,就狠狠吸一支,妻子埋怨说家里快成 “大烟缸”了。 12月16日,共75场、1.8万字的剧本《有钱没钱,结婚过年》创作完成。
剧本以大学生唐小舟、孟子涵冲破父母阻挠(因为唐小舟没房)终于赶在年三十结婚为主线,穿插农民工唐白虎讨薪、唐小舟勇救路边摔倒老太两条线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纠葛。剧本内容全部是齐河元素,采用实景拍摄。李元兴说:“高密东北乡因为莫言闻名海内外,我的理想是将来让齐河也成为众人皆知的文化符号。 ”
“提着白菜、猪肉去拍戏”
12月16日,李元兴、赵磊邀请本地的热情青年人。借来办公场所、拍摄仪器,成立了“黄河兄弟工作室”。刚刚毕业,手里没钱,资金成了大难题。他们四方联络,最终仅从12家商户那里拼凑了1万元钱。黄河兄弟工作室通过网络发出演员 “海选”通知,3天时间,130人报名,最后选定44人。而李元兴他们开出的条件竟是:“义务拍戏,没有工资。 ”
电影于12月25日开机。“灯光”是一枚电灯泡,摄像是一部婚庆用摄像机,没有轨道、没有化妆,没有录音棚。而更让制片人赵磊为难的还不止这些。几乎每天中午,他都会无奈地问:“中午吃什么? ”因为他只能在那种既能吃饱又花钱不多的饭食上动脑筋。最终选择了县城一家包子铺,一个包子一元钱,每人每餐两个,只要在县城拍戏,就指定吃包子。结果,到了后期,演职人员一听到“包子”两字就恶心。
更挠头的是去乡村拍戏,赵磊没少托关系、找熟人。一天,去晏城街道办事处袁孙村拍戏,他听说演员于娜的公婆就在这个村。于是跑去联络,人家满口答应给做饭。临行前,演员们却看到赵磊的车子里摆着五棵大白菜、一小块猪肉、一束粉条子。“中午就吃白菜猪肉炖粉条了! ”一伙年轻人围着一张八仙桌,“争抢”盆里的菜,嘻嘻哈哈,丝毫不觉得苦。
在演员们眼里,后期制作人员最“苦”,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制作,时常干通宵,终于在2013年1月21日凌晨剪辑完毕。
女一号的“喜悦”与“意外”
剧中女一号孟小涵的扮演者付瑶瑶,今年21岁,还是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在校生,利用假期正在齐河县广播电视台实习。为了拍一场戏,付瑶瑶曾经连续几个小时冒着零下七八摄氏度的严寒,站在雪地里,结果患上了感冒,发高烧,连续几天输液。但为了不耽误拍戏,付瑶瑶坚持不休息,拔下针头就去“一线”。后来她说,电影在网络放映后,经过一家服装店,听到里面老板招呼同事,“快来看,咱县里的电影!”好多路人遇到她,惊讶地说:这不是电影里那个女孩儿吗?
付瑶瑶连续三年假期都到齐河县广播电视台实习,担任某时尚栏目主持人。这次电影播出后,她成了“名人”。小付感到颇为意外的是:自己当主持人这么长时间,没有火起来,演了一部电影却被那么多人认识、喜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贺 通讯员 宋宜广)3月4日,副省长孙绍骋到齐河县调研城镇化及文化旅游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翠云,市委常委、秘书长韩建亭,市委常委、齐河县委书记魏洪祥陪同。孙绍骋先后...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