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八四年的春节前,一场少有的大雪覆盖了齐鲁大地,汽车不通,交通瘫痪,这对一个在外地工作,急于回家过年的人来说,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我在齐河县城关公社任青年干事,刚参加工作半年,正常回家的路线是先骑车上县城,再做火车(或汽车)上平原县,最后坐汽车回夏津(每天仅有一次班车),赶不准点还要在平原县住下。路况就是这样了,回家过年又是必需的,当不时听到公社驻地周围的鞭炮声时,更是心急如焚,骑车回家!就是步行也要回老家过年!真可谓回家的步伐不可阻挡,次日一早(腊月二十七),驮着单位发的一袋“81面粉”和年货,踏上了回家的路。
天蒙蒙亮,星月还发着幽光,我骑车出发了,周围白茫茫一片,只有远处的村舍显示出模糊的小黑点,路上虽有了些机动车的辙痕,显示出路眼,但还是难走,冰滑冰滑的,车子不时地东倒西歪,有时摔出去丈余,人车相离,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能骑则骑,不能骑就步行,浑身是雪沫子,帽檐、领口、眼镜框上都结了冰花,汗水、热气、冰花变换着,感觉似乎麻木了。路上行人极少,偶有同路者也是露出无奈的苦笑,有时也相互帮扶,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艰难地到了高唐地界,下意识地看了看天,薄云里的太阳已午过偏西,蜡白的小脸高远地、冷冷挂在天际,似乎还在冻僵着,此时,我实在乏得厉害,就在路边的小饭店花5毛钱买了一小纸包饼干,用白开水冲下,便又上路了。走走骑骑,骑骑走走,冻云残雪,跌倒爬起,大约近三个小时终于到了县城东面了。大雪覆盖下的故乡就在眼前了!周边已断断续续响起了鞭炮,这时的太阳已落,只留下几缕淡红挂在城东邮电局的铁架子上。
越是快到家心情越激动,恨不得把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带回家,恨不得一下子扑进亲人窝里,亲吻老屋的土香,一路的劳苦和狼狈全都忘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看见村口的大杨树了,看见胡同口的铁牌子了,看见大门口的老槐树了,当我进了院子,看见积雪已除,干干净净,屋门的缝隙里和纸窗上已透出了煤油灯的光亮,“爹——,娘——,我回来啦! ”随着我的喊声,父母和邻居大娘已迎出门来,看样子他们已感觉到我能回来,大娘的嘴快,“你可回来啦,你爹你娘天天掐着手指头算,这么大的雪都担心死啦! ”父亲帮我解行李,母亲给我打扑满身的雪泥,看见他们又高兴又疼惜我的样子,看见他们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我的眼里一热滚出了泪珠。是啊,骨肉情是天下第一情,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第一念。中秋不伴月陪着父母吃顿团圆饭不算过节,春节不在祖像红烛下给爹娘磕个头不算过年,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年节文化现象和传统美德。
八零年至今已三十多年了,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间,在宇宙时空观上可忽略不计,但作为现实人生来说,可谓漫漫人生路……现在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候,莫说几百里路程,就是万里之遥也能朝发夕至,君不见每逢年节回家的人们如潮涌动,城乡大地,喜气洋洋。我们要倍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生活环境,尊老爱幼,扶贫济困,饮水思源,感恩先辈,把美丽的东西一代代传承下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光是物质丰满,也必将是文化灿烂,十三亿中国人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孙庆玉
新闻推荐
民政局:扶贫救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政局:扶贫救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幸福齐河建设进程,齐河县大力实施“农村千户、城区百户”贫困家庭帮扶工程和社会福利中心、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工程。千百帮扶扶危帮困方法多...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