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广富 通讯员王建锋 张荣荣)春节前夕,在胡官屯镇郑官村金齐生态农场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项目区内,机器轰鸣,工人们一片忙碌,他们正在铺设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管道。这个项目是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引进、落户于郑官村的集体经济增收项目,该项目的落户为郑官村的贫困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我们流转 14户贫困户耕地150多亩,每亩租金在1200元以上,同时还安排30多名贫困群众在这个项目区内务工,每人每天在60元以上。一年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该镇镇长郭洪海说。这是该镇扎实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胡官屯镇,像郑官村这样开展产业扶贫的村还有很多。
全县***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该镇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坚持摸清扶贫底子,找准扶贫方法,拓宽扶贫路子,做到精准、精细、科学,变‘输血\’为‘造血\’,全方位跟进扶贫措施。他们把***与发展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优先为贫困村引进项目,优先流转困难户土地,优先吸收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实现贫困群众增收。
为使全镇贫困户尽快脱贫,该镇因村制宜,采取多项推进措施聚焦扶贫工作。通过帮助贫困村引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贫困户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该镇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扶持已有小产业做大,吸收村内贫困人口劳动力。像沙张村,去年12月份引进的国家级无公害菜篮子示范基地工程落户康惠循环农业示范园,壮大了企业规模,吸收该村群众50多人,村集体和该村群众都得到了实惠。
该镇还通过鼓励贫困村发展绿化苗木和果树种植项目,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学习技术等方式,优先确保贫困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尽快达到3372元以上,尽早脱离贫困线,确保2016年年底全镇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我镇在推进***工作中,把贫困群众的账算清楚、算精准,号准‘贫穷脉\’,找准治‘穷病\’的良方,不仅让困难群众脱贫,还让他们年年有更好的收入。 ”该镇党委书记缑文利说。
新闻推荐
元宵节燃放孔明灯是传统的祈福习俗,可因孔明灯惹出的祸端也屡见不鲜。福没祈来,祸却降临。近日,天干物燥,齐河县警方严查销售、燃放孔明灯行为,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姜广富 通讯员 李...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