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在德州市率先成立乡镇环保办,全区域、全时段明督暗查,让污染源头无处藏身。建立起全方位农村环保监管网格体系,铁腕治污,全力——
本报讯(记者 宋宜广 通讯员刘学芹)9月 5日,晏城街道办事处环保办执法人员和县环保局化验员来到该街道辖区内 3家企业进行水质监测。据悉,每隔 1天时间,该办都会派出 2名执法人员对辖区内 10余家企业和南北污水处理站进行定期监测,不定期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监督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全县16个基层环保办已规范有序开展各项环保执法检查工作,在全县编织起环保基层防护网,全域防控整治使污染源头无处藏身。
环保治理难度和薄弱环节在于乡镇,由于范围广、企业分布散、执法人员少等多个因素导致乡村环保管理和防控不到位,成为环境整治的一大难题。为根除这个“顽疾”,齐河县3月份在德州市率先成立了 16个乡镇(街道)环保办,实现了乡镇环保机构全覆盖,将环境监管、环境执法与环境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了农村、延伸到了工业园区,填补了基层环境监管执法“真空”,架起了政府与企业间“连心桥”。
环保办是环保局环境监管执法窗口的一个缩影,却肩负着全县乡镇多项环保监管工作的重任。环保办设立后积极开展各项环保工作,主要是负责本辖区内的大气环境治理、扬尘综合治理、燃煤锅炉整治、农村面源治理、十五(土)小企业取缔、加油站油气回收、秸秆禁烧、水质量改善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环保办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台帐,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建立污染源动态监管档案,实行一源一档。同时,乡镇(街道)还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干部包企业、包项目、包区域,环保办干部包点源治理,农村环保监管工作真正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构筑起一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格体系。
工作扎不扎实、关口把的严不严、能否取得实效、跟上督查是关键。县大气办对环保办工作不定期进行督导和调度,实行千分制考核通报机制,把考核成绩列入年底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规定每周汇总上报、每月通报排名,连续2个月考核成绩位于末位的,将在县电视台、《齐河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并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5月份,齐河县对覆盖不到位的2家砂石料场,在县电视台被点名通报。 2家企业在环保办的监管督导下,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整改完成,彻底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
齐河县还建立了“两办”及治污办督查考核、部门监管督导、乡镇具体落实的运行机制,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的方式,扎实有效地督促抓好各项环保工作,铁腕治污、铁拳执法、铁面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赢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刘磊)9月 7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孟令兴到齐河县部分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滕双兴,县委副书记董庆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沙淑红,县委常委、副县长石连革,县政府党组...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